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07的文章

〈電影〉 花樣年華 電影5分鐘段落分析

在颱風天的下午很從容的看完這部充滿色彩與光影的電影。這大概就是王家衛導演的風格吧!電影的色彩與光影真的讓人賞心悅目,在電影中常會將人物放在畫面的角落、邊邊;反而不是在畫面的中間,如此手法加上顏色飽滿的運用,呈現了很微妙的角落唯美畫面。電影故事內容當然也是很特別有趣。 ▲段落:「……周慕雲(梁朝偉飾)與蘇太太(張曼玉飾)因為武俠小說有了交集,但彼此也發現了自己的另一伴有些不堪的事實。在此尷尬與掙扎的狀況下,兩位開始一起寫武俠小說……」。 ▲畫面:「周先生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只打開自己上方的長日光燈。點起了香煙……,手上拿著筆開始思索……。白煙裊裊上飄日光燈……」。 △分析:在這段中學生認為是最明顯運用光線與色彩的地方。 1.鏡頭遠:周圍黑暗,只有日光燈的光線成梯形往下散射,周先生的油頭被照的閃閃發光,主角的臉打上了光,因此更突顯了主角的表情。 2.鏡頭慢慢拉近:主角點燃香煙。周圍黑暗,只有日光燈下的煙在向上飄散。出現了種緩慢節奏的感覺。學生的目光、心情隨煙一般,慢慢上升、慢慢翻轉、慢慢擴散、慢慢的翻滾。 3.鏡頭特寫白色的煙與日光燈:日光燈在畫面中間亮的,上方背景黑暗,下方是在裊裊上升翻滾的白煙。白煙在日光燈下黑色背景,更顯律動感。白煙往上飄碰到了日光燈,煙纏繞在光亮的周圍。光線與白煙的糾纏,接續了劇情中男女主角的掙扎、糾纏。煙像是主角的煩惱,裊裊上升輪轉,由周先生手中的一絲白煙飄散到光亮下的翻騰,牽引著周慕雲的孤獨、男人的堅強。

安達魯之犬 Un Chien andalou

圖片
Un chien andalou 16 min - Short | Fantasy IMDb Ratings: 7.9/10 from 18,604 users , Director: Luis Buñuel 「超現實主義,是由達達主義發展而來的,最早出現在法國的文學藝術界,1920年至1930年盛行於歐洲。超現實主義所表現的精髓就是『反抗』,創作基礎是非理性的、夢幻的。超現實主義電影就是根據非理性的內容,隱喻人們心理和社會的狀態」——《什麼是電影》,頁133。   導演在1920年時,在馬德里創立世界第一家電影俱樂部。這段期間,結識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1926年兩人花上了三天談論自己的夢想和無意識的欲望。隨意寫下一本劇本,描繪一對夫妻破鏡重圓的過程。(《電影的故事》,頁109-110。)而《午夜巴黎》也引用了這段: 布紐爾問,「為什麼逃不出去?」 吉爾,「不知道,也許你將來某天刮鬍子時就想出來了。」 —— Midnight in Paris(2011) 在學校看完《安達魯之犬》後是茫然的ㄧ片,如奚浩老師所說:「你要是看的懂的話,可以馬上休學去拍電影」。課堂有說到這部電影是屬於超寫實主義的類型。查了ㄧ下資料,《安達魯之犬》是布紐爾與達利合作拍成的。達利這名字會出現在超寫實主義的作品中並不難想像。   在分析之前想先就「超寫實主義」和「蒙太奇」做個簡單的了解和解釋。  1. 超寫實主義:理論背景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帕格森的直覺主義,強調直覺和下意識。  2. 蒙太奇:大家都知道是一種拼貼的剪輯手法。是藉由不同角度、距離,從新剪接起來,敘述人、事、物。     分析整部片子不容易。學生沒這功力和慧根,想就幾個片段來做簡單的分析。 關注文本中幾個「身體系譜」相關為分析: ◇眼睛 → 手 → 乳房  片段1:「烏雲話過圓,用剃刀切開眼球。」   分析1:月亮每天週而復始的升起落下;有週期的圓缺,在此象徵了一切世俗的約束,用剃刀切開眼球和月亮恰巧被烏雲劃過,代表男仕想打破這些,尋求一種自己最真的慾望,不受外界的規範。    片段2:「男仕手中不段冒出螞蟻與畫面剪接跳到腋毛然後是海膽。」   分析2:手中的洞像是通往身體內各種慾望(情慾、物慾等)的核心。核心是個糖果,沒有受到正常的品嚐,堆積太久後招來了象徵無法受理性控制

<文> 《榮耀與孤寂》紀錄片

圖片
媒體、社會與文化 《榮耀與孤寂》紀錄片-500字心得    隨影片慢慢的走向尾聲,內心悲與憤如大浪般撲來,是身為台灣人都會有的一種情緒罷了,又在台文系唸書,心中的感觸是更深的。   學生想以這門課的角度來寫這篇心得。先從不民主的日本警察中斷演講開始。因為時空背景的特殊而造就了,如此,霸道、極權、不民主的制度。在文化協會巡迴演講中只要提及關於任何威脅到日本帝國的,都會遭到中斷甚至架離。以現在民主社會的眼光來看跟本是嘩天下之大譏,但有提到時代背景的特殊。日本政府為何如此害怕小小的演講?我們可知傳播的恐怖,民眾是盲目缺乏領導的。假設:文化協會→大眾媒介、演講者→意見領袖、聽演講者→個人,運用類似兩級流通的模式去帶領、啟迪大家,來達到台灣脫離日本的大理想。可惜日本政府明白這樣的道理,下達禁止加上協會本身的分裂,美好的一切結束了。   從紀錄片來看我們這門課,學生在上了這幾堂課之後,有了一點想法。如左圖所示。文化包括了媒體與社會,但媒體與社會之中又包括了文化。明顯可看出媒體、社會與文化之間不可分的巧妙關係。文化潛藏在我們生活、社會之中。而媒體又不獨立存在兩者間,是依附著彼此。複雜的關係,難怪會開一門如此的課程。   從這門課,看現在的台灣電視媒體。關於台灣電視媒體用三言兩語是無法說的有系統、明確的。此時,學生不知道多久沒有接觸電視媒體、不知道多久沒留心注意電視媒體近期所流行的。似乎只剩下體育、影劇較輕鬆的資訊吸引我,到底是台灣出了問題;或媒體出了問題?常有人說:「有觀眾看我們才做」。如此,掌握上方資訊的人,跟日本政府相仿,是讓我們自由的選擇;或只是讓我們選擇框框中的資訊。   當然全文有許多的地方還須要來討論或改變;許多的東西只是學生貧乏思想的不完整的東西,待請老師多多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