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0的文章

側寫:六個抬棺人—駱以軍

最後一位主講人—駱以軍。 駱老師直接以故事的方法進入講題,以實際的故事方法來講小說。從一種 自身 出發,從回憶經驗中探究一種處於當下現代小說的手法與過往學習的重整。經驗回憶中的事情看似荒唐與苦澀,呈現在第一個抬棺人描述中。許多無教養與現代性的扭曲,在老師的敘述中稍稍被建構。 關於父親歸鄉過世後前往大陸處理遺體的經過 (交代時空背景) ,回台灣後安置完成要進行喪禮—過世的夜晚(此處為前言引入主題)—主題從這開始,類似《大國民》的旁人觀點式(自身、母親、哥哥、姊姊與老鄉)的描述關於其父親一位外省老師。喪禮進行中逐漸感覺父親的離去,隱隱的悲傷。用以往所厭惡母親的信仰團體做一種集體轉化、麻痺來分散哀傷:誦經、囉說的話語、重複的口頭禪、喪禮的無經驗等等……。為主題起頭,完全是一種自身經驗的回憶整理。 在進入主題內容,六位抬棺人將現身 (故事內容—人物) 。有一連串習俗上約定俗成限制的原因,重點是「去找親密到可以為過世父親抬棺的朋友」。 礙於時間關係,演講只出現一位且還未講完,因此側寫就到此結束。 終歸史記翻開佞辛列傳探討技巧之手的撰寫。駱先生卻用現代性、經驗回憶與無教養說,幹,馬的,帶賽,這什麼鬼東西,狗又要跳樓了,馬桶都被炸了,來人喔,有個北么的臥軌……。其逐漸置身小說家幻想迷宮。

側寫:迷宮製作—寫小說的樂趣與挫敗—王聰威

流動饗宴的第二天請到了王聰威先生到場指導,講述了迷宮與小說的獨到關係。王老師強調人生繞行的自我探索,關於人生經驗的重要性,從其自身的經驗傳達給文藝營的每位學生,關於他從國中想做的「書寫」這件事。 將「迷宮」的製作,從小說放大到人生甚至精神上的體悟。哲學家在解釋世界那製作迷宮是老師主題小說實行關於體悟的方法。藉由米諾陶、特修斯、第達羅斯與毛線的神話故事,把小說的目的、結構、立場、詮釋、象徵、作者與讀者間的複雜關係做了簡單的講述。 ◎迷宮(小說):文本。 ◎米諾陶(目的→結尾):就像小說的核心,當你有個核心價值的時候。迷宮才容易出現,甚至茁壯。 ◎第達羅斯(作者):當擁有了核心,就該建築吸引人的迷宮,吸引勇士進入探尋那小說家的世界;吸引人就要注意迷宮的製作材質。 ◎特修斯(讀者):讀者在迷宮中前進尋找小說家所安排的各種路徑,當然會帶著武器進入,那就得看迷宮的強度是否應付的了讀者。 ◎毛線(詮釋):毛線貫穿了迷宮的入口到出口、寶藏(不一定有出口),一種讀者的詮釋遺留甚至批評,那這個部份該回歸於讀者。 用神話的比喻將小說用製作迷宮的方式,做了簡單的呈現。 老師運用神話的哲理來建構自己主題小說的概念,但對於諸多的寫作技巧多半琢磨點到為止。一般人都會認為有實質技巧的概念會比較有幫助;但往往當人生事業的盡頭時才發現,原來老師當初所講的意思是這。這種詭異的技巧性與真理性的鬥爭往往循環不竭,一如世俗紅塵的肥皂劇。 小說家往往置身自己迷宮之中,無限的置入想像中—對於小說的創作才將是自己的體現,而後賺錢、名氣……,便如浮雲般隨風而來。  

遇上塔羅牌情人 Scoop

Scoop (2006) 96 min  -  Comedy | Mystery  -  26 October 2007 (Taiwan) Ratings: 6.8/10 from 51,832 users   Metascore: 48/100 Director: Woody Allen Writer: Woody Allen 關於 Woody Allen 這位導演的影片,學生最早看過的是《曼哈頓》這部學生認為很經典的片子。對導演自導自演印象最深刻的風格是其對話語言,帶有幽默與諷刺。舉例來說其在某片中說:「My one regret in life is that I am not someone else.」短一句話,表達了「我一生都是個大遺憾」,那種酸氣,那種憤世嫉俗,學生有時候真希望自己是某部片裡面的角色,想把人生換成電影裡的人生。電影會讓人產生錯覺,「這才是現實世界吧」。 描述美國新聞系學生桑卓拉(史嘉蕾喬韓森飾)到英國造訪朋友。在某次欣賞魔術表演的過程中,撞見已故新聞記者喬伊的鬼魂。喬伊生前對震驚社會的塔羅牌連環殺人懸案念念不忘,希望能藉由桑卓拉之手繼續追查,便將手中掌握的獨家秘辛交給她,並不斷從旁提供線索。種種跡象顯示,多金瀟灑的貴族之後黎曼先生(休傑克曼飾)涉有重嫌。 在金錢、慾望、野心的交錯纏繞下,真相似乎並非如原本想像得單純。除了帶有推理、懸疑的劇情外,兩人一方面處心積慮算計對方,卻又忍不住墜入情網。這是影片的好看之處。 伍迪˙艾倫的片中總是少不了似真非真,充滿天馬行空想像力的情節,善於幻想套入真實情境,為可能嚴肅的劇情帶來抽離現實的一點趣味,是他電影中少不了的伍式幽默。在片中裡面逃出死神監視的已故記者,大大嘲笑了狗仔精神—有獨家新聞,死都要從墳墓裡跑出來挖!在他每部電影中試圖將所有作品做很好串連的一個因子。而這些幻想的後設情節,就像是打破既有電影形式的一種反動,他創造了一種其風格來作為他的電影。 強調本片是屬於黑色喜劇風格,有別於一般的電影,看看伍迪˙艾倫以前拍的電影就知道個大概。但另一部片子《愛情決勝點》是個意外,因為這部風格異於他全部作品,所以大部分人都覺得意外的好看。做兩部影片的比較後,學生認為這位導演是意圖想求突破的導演,是否也意外的證明其過去的拍片方式已經過時與不受歡迎。 此外,學生對於導演在演片中的嘮

<文> 失眠的椅子

圖片
2011電信創新應用大賽 決賽 H07419. .  失眠的椅子 都習慣性在人生某階段的最後一年,充滿睡眠與徬徨。那年開學的同時也出發睡眠的周遊;徬徨隨行如同食客詭異的 自薦電影 。放映〈 Pulp Fiction 〉 Vincent 與 Jules 在車上無意義的談話。拼命思索平常的邏輯,想找出一般正常的解釋,在黑幫老大被警察囚禁雞姦後,喚起將雜亂影片順序作排列慾望,只是不停的排列,順序和邏輯已沉浸在喃喃自語中。 「……」 「竟然不當老師,跑去開那什麼店。」 「……」 「靠!還真是有勇氣。現在經濟不景氣耶。」   * 喃喃的話題是大伙習慣性的迷戀未來。當往常的調味持續記憶眷村囑咐的必須職業;從吃麵是遺傳病徵,到畢業後進入軍教階級。 (祖父在夜半為父親做的宵夜,宵夜是那碗慌亂時代的家常麵,大嗓門配著軍人口吻式的故鄉佐料。吃麵成了遺傳病徵,下肚的都成了包袱,祖父和父親) 「怎麼現在吃東西還是加口味這麼重鹹!」 「是啊。口味改不了。」 「嗯…我竟然都沒猶豫勒!直接考研究所了。」 「拜託一下!自己都規劃好要當老師,讀雙碩士學位。現在都已經教第 5 年了,才說這種話。」 重口味是一種家族病徵,假如無味人生導致失眠,灑上赤紅辣油、暗綠蔥花、金黃蒜苗、黑色醬油、白色酸醋,歡迎即將過經的睡眠,可卻激不起那久未開口的猶豫。 * 猶豫未開口,攤在椅上,喚不醒那夢遊妻奴的;趴在桌上,叫不回那驚恐愛情的。 電影播放了 1997 年的〈 Titanic 〉, Jack Dawson 贏得船票的呼喊,驚醒失眠已久的 Rose DeWitt Bukater 。鐵達尼號斷成兩截時下了重要的決定,愛情總會沉沒,即便失眠的覺醒不代表可以安然入睡,強迫接受習慣每晚失眠,自然築成一種沉睡。 「打算要結婚。」 「真的假的,不好吧!」 「神經病,都交往這麼久。」 「嘖嘖!也對。」 確實習慣在人生某階段的最後一年,用睡眼與無措坐在那逐漸走遠的教室課桌椅;傳記書中渴求已逝被稱為英雄的人物,只出現在文學院的教室黑板,或那桌上。   * 坐在文學院三樓教室的椅子上充滿了睡意,應該是遺產。早該嘗試竊取你睡覺產生夢想的 遺囑 竄改為己有,徬徨沒有逼急在椅子上做夢,卻朗朗宣讀遺囑上關於懦弱的覬覦。 覬覦文學院三樓教室桌子上殘存的格瓦拉傳記,應該是戰死。早該放棄抵抗那階段的獨裁(人生),試著偽裝成革命家旅行時騎在叉路(人

〈電影〉 遇上塔羅牌情人(Scoop)非影評

導演: Woody Allen 名稱:遇上塔羅牌情人 (Scoop) ,2006 關於 Woody Allen 這位導演的影片,學生最早看過的是《曼哈頓》這部學生認為很經典的片子。對導演自導自演印象最深刻的風格是其對話語言,帶有幽默與諷刺。舉例來說其在某片中說:「My one regret in life is that I am not someone else.」短一句話,表達了「我一生都是個大遺憾」,那種酸氣,那種憤世嫉俗,學生有時候真希望自己是某部片裡面的角色,想把人生換成電影裡的人生。電影會讓人產生錯覺,「這才是現實世界吧」。 描述美國新聞系學生桑卓拉(史嘉蕾喬韓森飾)到英國造訪朋友。在某次欣賞魔術表演的過程中,撞見已故新聞記者喬伊的鬼魂。喬伊生前對震驚社會的塔羅牌連環殺人懸案念念不忘,希望能藉由桑卓拉之手繼續追查,便將手中掌握的獨家秘辛交給她,並不斷從旁提供線索。種種跡象顯示,多金瀟灑的貴族之後黎曼先生(休傑克曼飾)涉有重嫌。 在金錢、慾望、野心的交錯纏繞下,真相似乎並非如原本想像得單純。除了帶有推理、懸疑的劇情外,兩人一方面處心積慮算計對方,卻又忍不住墜入情網。這是影片的好看之處。 伍迪˙艾倫的片中總是少不了似真非真,充滿天馬行空想像力的情節,善於幻想套入真實情境,為可能嚴肅的劇情帶來抽離現實的一點趣味,是他電影中少不了的伍式幽默。在片中裡面逃出死神監視的已故記者,大大嘲笑了狗仔精神—有獨家新聞,死都要從墳墓裡跑出來挖!在他每部電影中試圖將所有作品做很好串連的一個因子。而這些幻想的後設情節,就像是打破既有電影形式的一種反動,他創造了一種其風格來作為他的電影。 強調本片是屬於黑色喜劇風格,有別於一般的電影,看看伍迪˙艾倫以前拍的電影就知道個大概。但另一部片子《愛情決勝點》是個意外,因為這部風格異於他全部作品,所以大部分人都覺得意外的好看。做兩部影片的比較後,學生認為這位導演是意圖想求突破的導演,是否也意外的證明其過去的拍片方式已經過時與不受歡迎。 此外,學生對於導演在演片中的嘮叨特別覺得有趣。或是學生也是個嘮叨的人吧。          

〈電影〉 波坦金戰艦:奧德薩階梯(嬰兒車下階梯)鏡頭分析

圖片
  Bronenosets Potyomkin 75 min - Drama | History - 24 December 1925 (Soviet Union) IMDb Ratings: 8.1/10 from 24,117 users Directors:Sergei M. Eisenstein     艾森斯坦寫道:「一個個別的情節要如何才能合理又完整的代表整體?唯有當它細節……具有獨特的代表性時。」 [1] 從影片中不難看出導演這句話代表涵義,許多的碎片畫面,反映出故事主體。從影片畫面的切換,平均鏡頭的秒數為:3秒。學生試圖以每三秒鏡頭切換分析〈奧德薩階梯〉(嬰兒車下階梯)的鏡頭。   第一部份:母親倒下→嬰兒車搖搖欲墜→軍隊壓進階梯。 第二部份:嬰兒車滑落階梯→民眾看見墜落的嬰兒車→軍隊持續包圍階梯→母親死去。

波坦金戰艦:奧德薩階梯(嬰兒車下階梯)鏡頭分析

圖片
Bronenosets Potyomkin 75 min - Drama | History - 24 December 1925 (Soviet Union) IMDb Ratings: 8.1/10 from 24,117 users Directors:Sergei M. Eisenstein 艾森斯坦寫道:「一個個別的情節要如何才能合理又完整的代表整體?唯有當它細節……具有獨特的代表性時。」 [1] 從影片中不難看出導演這句話代表涵義,許多的碎片畫面,反映出故事主體。從影片畫面的切換,平均鏡頭的秒數為:3秒。學生試圖以每三秒鏡頭切換分析〈奧德薩階梯〉(嬰兒車下階梯)的鏡頭。 第一部份:母親倒下→嬰兒車搖搖欲墜→軍隊壓進階梯。 第二部份:嬰兒車滑落階梯→民眾看見墜落的嬰兒車→軍隊持續包圍階梯→母親死去。 第三部份:嬰兒車持續墜落階梯→旁人驚視→英兒車翻倒→軍隊屠殺一旁驚視嬰兒車墜落的民眾。 學生雖然分為三個部份,其三部份都有共同的主要鏡頭搭配不同的次要鏡頭為支撐主軸。 第一部份平均三秒換一鏡頭,現階段還屬於在鋪陳電影的故事與象徵。特寫鏡頭出現在母親即將倒地觸碰到嬰兒車與軍人的大舉壓進。 第二部份的某些鏡頭停留速度,特在嬰兒車滑落階梯時有大於三秒(單一鏡頭時間長)。第二部份的主要鏡頭就在嬰兒車的滑落,在滑落過程的場景佔了大部分。 第三部份的鏡頭除了主鏡頭嬰兒車、次鏡頭兩位旁觀的民眾驚訝的特寫表情與軍人猙獰表情的特寫。鏡頭切換速度趨近尾聲,速度有小於三秒(畫面切換快)的現象。導演在處理軍人時使用兩個畫面:1.半身的畫面照出軍人揮舞的動作。 2.特寫軍人猙獰的表情。兩位旁觀民眾的鏡頭都以特寫表情與嬰兒車的滑落交錯,加上速度增快,使電影趨近高潮。最後嬰兒車的翻落與軍人揮舞武器連結,製造的象徵意義在最後一個鏡頭血濺臉上顯而易見。如開頭導演所言:「像是一塊破碎的鏡片,卻可以反映出整體。」 [1]  《電影的故事》P.104

想飛的鋼琴少年 Vitus

Vitus (2006) 100 min  -  Drama | Music  -  7 December 2006 (Israel) Ratings: 7.7/10 from 3,590 users   Metascore: 63/100  Director: Fredi M. Murer 創造規則普通人就可以,天才則可以玩弄規則。 早期台灣有部電影《我的兒子是天才》1990年的一部片子,劇中有兩個不同類型的天才兒童,一個是父親只是魚販而從末發現孩子有天份的林坤玄;另一個是父母親全是高級知識份子,卻對自己孩子過度期望的淑楨,而他們都因為這個社會的種種現象而有著不同的發展和命運。同樣是資優兒童的淑楨卻在父母的過度期望中逐漸消沉,在功課方面開始有些跟不上,而且由於補了太多的功課,精神、體力都己呈現匱乏的狀態。最後,天才兒童假裝自己回復成一個智力平凡的孩子,回到了一般的小學,接受了一般小學教育,重新享受一個正常孩子所應擁有的快樂和無憂。 學生會想到這部影片的原因在於天才兒童經過一般父母、社會的洗禮後都會由假裝變成了一般小孩來獲取自己想要的天空。 自由自在的生活也許是導演Fredi M. Murer心目中最現想的生活哲學,在影片裡處處歌頌著這種童趣。大智若愚的爺爺不斷打造迴力鏢、蝙蝠翅膀等玩具給主角,自己本身也是熱愛飛行遊戲的老頑童一個;孤獨的主角會接納甚至「愛上」保姆伊莎貝兒(Isabel),也是因為伊莎貝兒送他的蝙蝠填充玩具,和那場瘋狂的搖滾音樂家家酒。當他必須涉入成人世界的金錢交易當中時,一個同學誤認他非常酷的在玩一款「股票遊戲」,他的隨口承認固然有無法明言箇中實情的現實現由,但也未嘗不能誤讀為,他是真正的用一顆「童心」在面對他正在做出的大事呢? 影片中的一段,是主角在受傷假裝成普通小孩之後,認識了一個普通孩子,當他與那位小男生一起在空地騎腳踏車時,可以發現鏡頭拍兩台腳踏車的路線與聲音的剪接,是同心圓與沒有交集的。鏡頭帶過主角,帶過朋友,交錯而互相對話,所聽音樂也是,爾後鏡頭拉高仰視兩位孩子,這幕就會發現主角和他的朋友騎腳踏車時,一個繞外圈一個繞內圈,維特儘管想當普通人,但他終究是個天才,也許天才和普通人會一起騎腳踏車、聊天,但他們畢竟不屬於同個世界。 導演用蝙蝠貫串全片,一種飛行敏捷、聽覺敏銳。 試著思考過導演用蝙蝠所

讀《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The Motorcycle Diaries)

「這不是一個關於英雄行徑的故事,也不是某個憤世嫉俗者的見聞;至少那不是我在寫它時候的初衷。這是兩個有共同精神與相似夢想的生命體一起走過的一段經歷。在九個月的時光裡,可以出現在一個人腦子裡的事情多得不計其數;……錢幣已經拋了起來,正在翻轉當中,有時轉到頭像那一面,有時後轉到字那一面。我將要透過我的嘴巴,用我自己的語言,重述我雙眼的所見。……這本日記的觀點真有點偏頗之嫌,也已經沒有誰可以被怪罪了,因為,寫這本日記的那個人,在他重新踏足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就已經死了。……漫遊南美洲對我所造成的改變,遠超過我所能遇見」 [1] —切˙格瓦拉 以上是其作者在書寫時所撰寫的一段話,本小組一致認為是最可以當作此本書的書寫觀點的引言。假如非得要說有什麼論述的話,從篇章〈這奇怪的二十世紀〉中的一段有趣的書寫(P.240—P.242),作者在加拉卡斯的所見的人們與都市,甚至與當地人起了小爭執時的對話,都富含某種其今後所醞釀的。那段爭執是:其拿了相機照了居民的小孩,小孩因此大哭,當他被石頭伺候時的謾罵裡最惡毒的是「葡萄牙人」。 參閱過此人的讀者,都會瞭解到格瓦拉是個反資本主義者,信仰馬克思主義,但這本書中雖然還不明確的透漏出來,卻慢慢醞釀了其革命的泉源。我想假如有什麼角度與論述的話,以上是簡單的闡述。   本書短短的兩百多頁,實際上可能更少於兩百頁。在本小組眼中屬於異國情調的書寫可說篇篇精彩。本小組嚴選幾篇作為初次閱讀者可以優先閱讀的方向:〈拉吉奧坎達的微笑〉、〈丘吉卡瑪塔礦場〉、〈在帕恰媽媽的天地裡〉、〈世界的肚臍眼〉、〈印加之地〉、〈勝利者的家鄉〉、〈讓人失望的總督城〉、〈往加拉卡斯〉、〈這奇怪的二十世紀〉。 本小組選擇篇章多屬於與地景描述和當地居民書寫相關的篇章,在傳主這趟旅行中看見了南美洲被殖民的現況,紅人(族群)的歧視問題、工人勞動者的問題、婦孺的問題、官方制度的問題許多問題都在這本手記中有初步的概述;地景方面有多篇關於印加文明的書寫,更有多篇關於其經過住宿的城市描寫,在〈讓人失望的總督城〉一小段摘錄 「利馬是個引人入勝的城市,過往的殖民歷史已經埋藏在新建房舍之後……,利馬所代表的是尚未從封建殖民中脫身的秘魯,還在等待一場真正解放的鮮血洗禮。」 還敘述了城市中文化深度與廣度的相關事件,之後結束對城市描述時的一段摘錄 「利馬和科多巴並不很像,但都有同樣的殖民氣息—或者該說是內陸城

讀《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

「這不是一個關於英雄行徑的故事,也不是某個憤世嫉俗者的見聞;至少那不是我在寫它時候的初衷。這是兩個有共同精神與相似夢想的生命體一起走過的一段經歷。在九個月的時光裡,可以出現在一個人腦子裡的事情多得不計其數;……錢幣已經拋了起來,正在翻轉當中,有時轉到頭像那一面,有時後轉到字那一面。我將要透過我的嘴巴,用我自己的語言,重述我雙眼的所見。……這本日記的觀點真有點偏頗之嫌,也已經沒有誰可以被怪罪了,因為,寫這本日記的那個人,在他重新踏足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就已經死了。……漫遊南美洲對我所造成的改變,遠超過我所能遇見」 [1] 以上是其作者在書寫時所撰寫的一段話,本小組一致認為是最可以當作此本書的書寫觀點的引言。假如非得要說有什麼論述的話,從篇章〈這奇怪的二十世紀〉中的一段有趣的書寫(P.240—P.242),作者在加拉卡斯的所見的人們與都市,甚至與當地人起了小爭執時的對話,都富含某種其今後所醞釀的。那段爭執是:其拿了相機照了居民的小孩,小孩因此大哭,當他被石頭伺候時的謾罵裡最惡毒的是「葡萄牙人」。 參閱過此人的讀者,都會瞭解到格瓦拉是個反資本主義者,信仰馬克思主義,但這本書中雖然還不明確的透漏出來,卻慢慢醞釀了其革命的泉源。我想假如有什麼角度與論述的話,以上是簡單的闡述。 本書短短的兩百多頁,實際上可能更少於兩百頁。在本小組眼中屬於異國情調的書寫可說篇篇精彩。本小組嚴選幾篇作為初次閱讀者可以優先閱讀的方向:〈拉吉奧坎達的微笑〉、〈丘吉卡瑪塔礦場〉、〈在帕恰媽媽的天地裡〉、〈世界的肚臍眼〉、〈印加之地〉、〈勝利者的家鄉〉、〈讓人失望的總督城〉、〈往加拉卡斯〉、〈這奇怪的二十世紀〉。 在這趟旅行中看見了南美洲被殖民的現況,紅人(族群)的歧視問題、工人勞動者的問題、婦孺的問題、官方制度的問題許多問題都在這本手記中有初步的概述;地景方面有多篇關於印加文明的書寫,更有多篇關於其經過住宿的城市描寫,在〈讓人失望的總督城〉一小段摘錄 「 利馬是個引人入勝的城市,過往的殖民歷史已經埋藏在新建房舍之後……,利馬所代表的是尚未從封建殖民中脫身的秘魯,還在等待一場真正解放的鮮血洗禮。 」 還敘述了城市中文化深度與廣度的相關事件,之後結束對城市描述時的一段摘錄 「 利馬和科多巴並不很像,但都有同樣的殖民氣息—或者該說是內陸城市的那種風貌……。 」 對於異國情調書寫的感受上

〈電影〉 想飛的鋼琴少年 Vitus

導演: Fredi M. Murer 名稱: 想飛的鋼琴少年(vitus), 2006   創造規則普通人就可以,天才則可以玩弄規則。 早期台灣有部電影《我的兒子是天才》1990年的一部片子,劇中有兩個不同類型的天才兒童,一個是父親只是魚販而從末發現孩子有天份的林坤玄;另一個是父母親全是高級知識份子,卻對自己孩子過度期望的淑楨,而他們都因為這個社會的種種現象而有著不同的發展和命運。同樣是資優兒童的淑楨卻在父母的過度期望中逐漸消沉,在功課方面開始有些跟不上,而且由於補了太多的功課,精神、體力都己呈現匱乏的狀態。最後,天才兒童假裝自己回復成一個智力平凡的孩子,回到了一般的小學,接受了一般小學教育,重新享受一個正常孩子所應擁有的快樂和無憂。 學生會想到這部影片的原因在於天才兒童經過一般父母、社會的洗禮後都會由假裝變成了一般小孩來獲取自己想要的天空。 自由自在的生活也許是導演Fredi M. Murer心目中最現想的生活哲學,在影片裡處處歌頌著這種童趣。大智若愚的爺爺不斷打造迴力鏢、蝙蝠翅膀等玩具給主角,自己本身也是熱愛飛行遊戲的老頑童一個;孤獨的主角會接納甚至「愛上」保姆伊莎貝兒(Isabel),也是因為伊莎貝兒送他的蝙蝠填充玩具,和那場瘋狂的搖滾音樂家家酒。當他必須涉入成人世界的金錢交易當中時,一個同學誤認他非常酷的在玩一款「股票遊戲」,他的隨口承認固然有無法明言箇中實情的現實現由,但也未嘗不能誤讀為,他是真正的用一顆「童心」在面對他正在做出的大事呢? 影片中的一段,是主角在受傷假裝成普通小孩之後,認識了一個普通孩子,當他與那位小男生一起在空地騎腳踏車時,可以發現鏡頭拍兩台腳踏車的路線與聲音的剪接,是同心圓與沒有交集的。鏡頭帶過主角,帶過朋友,交錯而互相對話,所聽音樂也是,爾後鏡頭拉高仰視兩位孩子,這幕就會發現主角和他的朋友騎腳踏車時,一個繞外圈一個繞內圈,維特儘管想當普通人,但他終究是個天才,也許天才和普通人會一起騎腳踏車、聊天,但他們畢竟不屬於同個世界。 導演用蝙蝠貫串全片,一種飛行敏捷、聽覺敏銳。 試著思考過導演用蝙蝠所代表的意象,伊索寓言的蝙蝠故事,那個想當動物又想當鳥類的蝙蝠。就像主角想當平凡人又無法真正捨掉其天才的矛盾。伊索寓言中的蝙蝠下場是兩邊都不討好,落得個寂寥悽慘的結局。 但是影片中的結局看似是美好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