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1的文章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是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 1915-2005)的劇本,完成於1949年,是一部相當具有影響力的二十世紀戲劇。這部劇作被視為是一場對在資本主義下的美國夢相當嚴苛的批判。 《推銷員之死》演出後大受好評,贏得了1949年的普立茲獎,讓米勒成為美國的全國性作家。 劇情簡介《推銷員之死》的主角威利·羅曼是一位逐漸在現實生活中失去事業能力的推銷員。 威利的做事態度強調熱心誠懇以及交朋友的能力,他也一度聞名於整個新英格蘭,經常長時間開車四處兜售,他的兩個兒子畢甫(Biff)與哈比(Happy)讓他在鄰里間引以為傲,他的妻子琳達(Linda)則每天愉快的微笑。 隨著時間過去,他的生活逐漸失去過往的控制。威利已經辛苦工作了半生,而且應該要退休了,享受物質富裕的生活,並且在電話中不斷失去與過去的顧客之間的交易—特別是在一連串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與情境重現(flashback )等精神症狀後,他也失去了可以長途駕駛的能力。 他被一個年紀可以當他兒子、而且是他當年欽點的後生晚輩炒了魷魚,而被迫要向之前的競爭同儕查理(Charley)貸款過活(p104,p257);他所有的老朋友與之前的顧客統統都不記得他了。 而他34歲大的兒子,畢甫,並沒有跟上父親所走過的道路,而小兒子哈比總是成天無恥撒謊,假裝是一個完美的羅曼家子嗣。相反的,查理(威利曾經對他的兒子們說,這傢伙並不討人喜歡)卻成為了一位成功的生意人,而查理的兒子伯納德(Bernard),小時候是一位不耀眼的書蟲,長大後卻成為出色的律師。 而因為威利在一次商務旅行中出軌,還讓畢甫失去了對他做為父親的信心(p125-131)。 最後,威利還不斷被對他死去的兄長班(Ben)的回憶所糾纏,班曾經在早年前往非洲時說過:「…只要我能夠走到外頭,我就能變得有錢!」( And when I walked out, I was rich!)這句話不斷在他心頭縈繞,所以即使畢甫與哈比在家中束手無策,但是威利還是打算要找個方法,解決目前的困境。 這部劇作的結構使用了意識流[1]的手法:威利不斷在他的客廳、下舞台、前舞台以及在虛幻的過去中,還有在想像中與班的對話中移動。米勒透過這些不同的狀態,更細膩、完整展現了威利的夢境以及在人生中的現實,以及讓角色出現在溫暖以及

<文> 城市與憂鬱(最終回)

圖片
城市與憂鬱 2011-03-03 20:13:00 停筆 / 2011-05-11 公佈 2011電信創新應用大賽複賽 H07419 .  城市與憂鬱 超貧乏睡不睡都空空無神,觸了手機人聲答覆;卻含糊的說,其實,我不知道要說什麼。夜色下窗外濃霧初春,拉丁風格的熱帶音樂,鬱鬱的赤道無風帶上藍墨水色的天空很低,悶悶無比的一片毫不快樂的海洋,還有平靜無比的天氣。突然的失眠想起,夏天時作的一個夢;驚醒時已經春天,原來是隱隱雷鳴,是否也看見初春的大霧。春雷陣陣,耳朵共鳴讓我困擾許久,夢境停在夏天站,沒有繼續前進的車票。售票口買一張回家的票,上車時看看這揮揮手再見;火車卻遲遲不動,廣播員說才知道,城市因為濃霧所有交通已經癱瘓。 非常不捨甚切寂寞,畢業後的這些日子。再多的語詞形容大概也就是,沒什麼好說的,隨時間就淡了。一定會是你先淡去,天蠍座都這樣不是嗎。處女座不是這種人好不好。城市沒有觀星這種統計性速成融入團體的初級技巧。S意興闌珊的一搭沒一搭的緩緩睡去卻未掛上電話,這是早晨第一個說早安的青春。 十年可以幹嘛?唱一首歌叫〈十年〉 [1] 只需要五分鐘。有些憤怒悲傷無奈不知所措的說,真的不知道這樣回來唸書還有什麼意義。我試著用苦笑或是年輕人調侃的話,唸著些不著邊際的話,反正事情發生了,非要的話,想想前面九年不是至少傷心外會快樂一些。年紀是個問題又如何,俗語說,男人越老越老很值錢,重點是可不可以勃起吧。講一些想安慰卻低俗的話。應該是沒聽見只自故的不停哭著那些,查到啊跟誰啊朋友說喔不講話算什麼這樣情何以堪無奈耶真的是。濃霧中的紅燈閃爍倒也美麗。感情這種事,用到情何以堪,是要堪三小?看開一點本來就是不能用任何東西去解釋,誰愛誰愛我愛她愛你。其實,想安慰C。窗外流進低溫也就打了一身冷顫說不出任何一句話。跟女友交往第九年論及婚嫁時,第十年發現她劈腿。 霧越來越厚夜色進行的秒針彷彿靜止。其實,我不知道要說什麼。犯了一個邏輯上愚蠢,竟然跟J說我跟他長好像。年初二的家族聚會大概讓所有人嚇到,喝了這麼多威士忌不管去哪邊工作、畢業或我是不是同性戀;威士忌白蘭地紅酒,簡單明白醉了去睡。我是擱著一些話沒錯,「別擔心,我不是孽子。帶回家就是一輩子的事情。我不想繼續讀書了。」我爸拿起皮帶,大叫「幹,是不是你用的。」不好相處好嗎!就雞掰噎。母親是潤滑劑;現在父親成了任何問題的潤滑劑。其實,不管以後生病或怎樣,

台灣文學劇場第七號作品 ——《湖》(觀後感)

台灣文學劇場第七號作品 -《湖》 文本原著﹕鄭清文 編  導﹕劉仲倫 暖場音樂跟我喜歡的樂團《甜梅號》南方蝶道 很像,一聽就很舒服。  看了幾次劉老師編導的劇場,總有一些布雷希特式疏離感。嗯……,劇場反映了現實,但台上所演眾多象徵(遺棄)、意識形態、問題(親子、跳樓、性別)是真真卻卻的發生在我們周遭(特別跳樓事件)。 最喜歡《湖》第四幕的原因,除了對「水」性質有特別癖好外。這次的舞台設計,一圓弧狀類爬坡(由左到右上升)最後組裝階梯可上下走動、三面長方布幕垂下分別居於中左右。中間布幕的設計也別於過去作品的表現,由舞台中間出現演員;但《我伴彩雲飛》的巨型籠子可轉動式道具還是讓人印象深刻。我想《湖》會大勝還有一個原因「燈光」這回把水的意象,將第四幕表現的非常柔軟。 最後一幕,一男一女舞台上都綁著遮住雙眼的白色布條,拖著椅子;水色波光映在兩人身軀。很美卻陌生的畫面。(我也在想椅子代表什麼,戲後聽了演員說才恍然大悟。) 看完戲之後非常疲倦,思索為何如此演與戲劇結構;一方面思索台詞與文本關係。看過幾部台文劇場《我們一同走走看》、《螢火》、《我伴彩雲飛》與這回《湖》,靜宜台文劇場這第七號作品。讓我散場後馬上與自己展開討論。回家後,乖乖又翻起擺放很久的西馬批判文選。劇場人像是一本鋪著薄薄灰塵的書;學院中不太有人願意去翻有點深、有點重、有點專業、有點獨立、有點需要思考……;翻開第一頁,笑容總出現在我們臉上。譬如舞台上夏可欣難過得大罵 幹!幹! 舞台下慣性墨守的矛盾笑聲(夏可欣是很難過的耶)。 嗯……,可以試試看買張票看場戲,之後喝個茶討論一下。然後,晚安。

地方感的轉變——從高拱乾與王必昌的〈台灣賦〉探尋

圖片
        一 前言 台灣方志文獻中清代用「台灣賦」為名紀錄有三篇,作者林謙光、高拱乾與王必昌,而高拱乾與王必昌兩位分別為《臺灣府志》與《台灣縣志》的編修者。高拱乾編修方志時間為 1694 年,王必昌編修時間為 1752 年。另外評價上王氏被評為有台灣觀點的賦。 [1] 因此有別於高氏官方傳統的書寫,這樣擁有台灣觀點的書寫,筆者將兩者文本比較後試圖探尋原因。 文獻中游適宏〈十八世紀的臺灣風土百科 -- 王必昌的「臺灣賦」〉與〈地理想像與臺灣認同 —— 清代三篇〈臺灣賦〉的考察〉 [2] 兩篇中從後殖民角度將王氏論述為擁有台灣觀點的文學;後者相較三部台灣賦,高拱乾的書寫流於歌頌權力的文學,而缺乏自主實際的觀察;王必昌〈臺灣賦〉相較之下擁有台灣意識濃厚,後論述推崇為擁有台灣觀點的文選,應該考慮納入中學國文教材。吳炳輝〈王必昌〈臺灣賦〉臺灣風土書寫之研究〉 [3] 此篇著重王必昌〈台灣賦〉的歸類整理與詳盡分析,且論述賦風格擁有寫實主義,評王氏將台灣突顯非邊陲而是美麗之地。此篇中詳細將王必昌〈臺灣賦〉分類為台灣地理認知、台灣歷史、山川形勝、物產、番俗與自然災害來陳述。以上三篇論述站在贊同王必昌書寫從台灣出發,利於筆者地景轉變的概念。 但從文本外來看,將官場權力鬥爭關係納入,那突顯台灣底為何?不如按過去典律歌頌中央豈非更有效率,而非突顯台灣地方人文、形物與風土。而林淑慧《臺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 [4] 與陳佳妏〈滾滾波濤聲不息,斐然有緒煥文章 —— 論清代台灣八景詩中的自然景觀書寫〉 [5] 兩篇中對於其他文人看待台灣的論述、典律文獻參考、原住民文化論述、景色的定義與敘事者的角度,都將為筆者豐富地方感之論述。 研究方法上從《文化地理學》中地方與空間的概念出發,藉由皮埃爾 • 布迪厄文化再生產中關注權力階級關係的鬥爭分析兩篇〈台灣賦〉文本轉演。且認定台灣逐漸受到重視,但又因為地域關係是否生成一種有別於中國的地方感?以高拱乾為早期代表,王必昌為後期代表,檢視 1694 年與 1752 年兩篇〈台灣賦〉的差異。除以上,往後進一步分析如此轉變推展到,假設 1. 官場鬥爭延伸到台灣 2. 社會媒介的接觸 3. 台灣獨特性生成,有別於中國。 筆者試圖囊括帝國之眼 [6] 看台灣清領時期文學,由兩篇〈台灣賦〉為文本,嘗試突顯出清帝國中央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