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是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 1915-2005)的劇本,完成於1949年,是一部相當具有影響力的二十世紀戲劇。這部劇作被視為是一場對在資本主義下的美國夢相當嚴苛的批判。

《推銷員之死》演出後大受好評,贏得了1949年的普立茲獎,讓米勒成為美國的全國性作家。 劇情簡介《推銷員之死》的主角威利·羅曼是一位逐漸在現實生活中失去事業能力的推銷員。

威利的做事態度強調熱心誠懇以及交朋友的能力,他也一度聞名於整個新英格蘭,經常長時間開車四處兜售,他的兩個兒子畢甫(Biff)與哈比(Happy)讓他在鄰里間引以為傲,他的妻子琳達(Linda)則每天愉快的微笑。

隨著時間過去,他的生活逐漸失去過往的控制。威利已經辛苦工作了半生,而且應該要退休了,享受物質富裕的生活,並且在電話中不斷失去與過去的顧客之間的交易—特別是在一連串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與情境重現(flashback )等精神症狀後,他也失去了可以長途駕駛的能力。

他被一個年紀可以當他兒子、而且是他當年欽點的後生晚輩炒了魷魚,而被迫要向之前的競爭同儕查理(Charley)貸款過活(p104,p257);他所有的老朋友與之前的顧客統統都不記得他了。 而他34歲大的兒子,畢甫,並沒有跟上父親所走過的道路,而小兒子哈比總是成天無恥撒謊,假裝是一個完美的羅曼家子嗣。相反的,查理(威利曾經對他的兒子們說,這傢伙並不討人喜歡)卻成為了一位成功的生意人,而查理的兒子伯納德(Bernard),小時候是一位不耀眼的書蟲,長大後卻成為出色的律師。

而因為威利在一次商務旅行中出軌,還讓畢甫失去了對他做為父親的信心(p125-131)。 最後,威利還不斷被對他死去的兄長班(Ben)的回憶所糾纏,班曾經在早年前往非洲時說過:「…只要我能夠走到外頭,我就能變得有錢!」( And when I walked out, I was rich!)這句話不斷在他心頭縈繞,所以即使畢甫與哈比在家中束手無策,但是威利還是打算要找個方法,解決目前的困境。


這部劇作的結構使用了意識流[1]的手法:威利不斷在他的客廳、下舞台、前舞台以及在虛幻的過去中,還有在想像中與班的對話中移動。米勒透過這些不同的狀態,更細膩、完整展現了威利的夢境以及在人生中的現實,以及讓角色出現在溫暖以及惡劣的燈光下,比較出角色的各種面向,最後鋪陳出整個完整的故事,不讓觀眾對任何角色做出某一種固定的評價。最後問題的底層慢慢浮現了。 威利相信、強調要成為受人喜歡的人,最後必能夠為他帶來完美的成功,而不是什麼困難的夢想,他一直保持著這樣的想法,而且決不放棄。

他的兩個兒子不但受人喜歡,而且還相當英俊,而且就威利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人格特質應該是人人都需要的。他以這樣的態度教導他的兒子(p.141-144),結果讓他的兩個兒子以為機運會自動降臨到他們身上。當然,現實生活並不是這麼的仁慈,兩個兒子最後都沒有辦法爭取機會,從事讓人尊敬的工作。威利發現了他自己與他兒子的失敗,於是更加緊了腳步,將希望放在他兒子的身上:他或許無法成功,但是兒子們或許可以;他的悲劇性缺點(tragic flaw)就是在他從不懷疑這樣的夢想是否有可能實現,哈比同樣對此毫不懷疑,他繼承了父親的態度,並且在第一幕的最後,遊說畢甫,要他要去貸款後可以快速致富。

但是當畢甫嘗試去貸款的時候,他發現父親的缺點,他們在劇中互相叫罵:畢甫不斷指擇父親的精神疾病,威利則說畢甫只是在浪費生命、虛擲光陰並且傷了他的心。 姑且不論這一場言詞戰爭對於他們的未來有何幫助,最後當畢甫打算放棄時,他含著眼淚說:「請你把那虛假的夢拿去燒掉,免得出事好嗎?(Will you take that phony dream and burn it before something happens?)」威利深受感動:因為畢甫仍然還是關心著他(p.144)。

班突然出現在威利面前,和威利討論如果畢甫離家的話,到底能夠走得多遠,班說,畢甫可以先得到兩萬美元—那正是威利人壽保險上的數字(p.136-138)。 兩人說著說著進入狂喜,突然,鄰居都在一場爆炸聲中驚醒,而這爆炸聲正來自威利的車上:威利這位推銷員,以一種最莊嚴而且最荒謬的方式,用他的人生「換來」、而非是在他的人生中賺取得到家庭經濟的獨立。 此刻,觀眾以及少數參與威利·羅曼喪禮的賓客,此時便不斷打量著他的墓丘,思索著他是一位怎樣的人,以及他的夢想,究竟值不值得。


深刻段落:


1.……他死都像個推銷員,穿著p8.(When he died——and by the way he died the death of a salesman, in his green……p.239 )


2.拿到了從查理那的錢,體認到老去被後生開除(After all the highways, and the trains, and the appointments, and the years, you end up worth more dead than alive. P.259-260)


3.Ben:「原始森林理暗無天日,可是有的是鑽石p.145」(The jungle is dark but full of diamonds. P.304)


4.認清事實後,本又再度出現。P.145開始醞釀人壽保險的劇情;p.146與本的對話意識流之象徵蒙太奇。


5.p.150查理彷彿總結似的說:「……,推銷員就得靠做夢活著……。」(p.310)


6.p.151付清了房子的最後一期款項,可是家裡沒有人了。(I made the last payment on the house today.Today, dear. And there’ll be nobody home.p.312.)



[1]意識流文學泛指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文學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識,更包括無意識、夢幻意識和語言前意識。「意識流」原是西方心理學上的術語,最初見於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的論文《論內省心理學所忽略的幾個問題》。他認為人類的意識活動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流程。意識並不是片斷的銜接,而是流動的。這是「意識流」這一概念在心理學上第一次被正式提出。意識流小說家主張讓人物主觀感受到的「真實」客觀地、自發地再現於紙面上,反對傳統小說出面介紹人物的身世籍貫、外界環境、間或挺身而出評頭論足的寫法,要求作者「退出小說」。在假定沒有其他人傾聽的情況下,一個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無顧忌的直接表露出來,就是「內心獨白」。這是意識流文學最常用的技巧。「間接內心獨白」,雖然也是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但是作者不時出來指點和解釋。「內心分析」,是指小說中的敘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對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進行分析追索,並且是在並無旁人傾聽的情況下進行的。時間、空間蒙太奇、詩化和音樂化。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論海明威〈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空間意象

安達魯之犬 Un Chien andal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