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cinéma)相關」標籤的文章

〈電影〉 Kramer vs. Kramer 經典一幕

圖片
Joanna: How do I look?  Ted: Terrific.   Kramer vs. Kramer (1979) 105 min - Drama - 19 December 1979 (USA) IMDb Ratings: 7.7/10 from 53,023 users Director: Robert Benton   回不去了,經典的一幕。

〈電影〉 閒聊幾部電影——《獨立時代》,1994、《麻將》,1996、《一一》,2000、《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11、《海灘的一天》,1983

  看完《獨立時代》A Confucian Confusion (1994),讓我想起伍迪˙艾倫《曼哈頓》裡面城市的幽默,讓人清醒許多的一部經典:城市裡的豪宅、餐廳、辦公室、車上和電梯;無論情感、家庭或友誼,都必須面臨一些二分法或是逢場作戲。是一部喜劇頗好笑,讓我更期待《麻將》Mahjong (1996)和《一一》A One and a two(2000)。

〈電影〉 閒聊 Black Swan,The King's Speech,True Grit,The Fighter

  Darren Aronofsky, Black Swan ,2010. Tom Hooper, The King's Speech ,2010. Ethan Coen, Joel Coenm, True Grit ,2010. David O. Russell, The Fighter ,2010. 閒聊前陣子看的幾部 受到Natalie Portman的誘惑看了Black Swan(感謝某人陪),2011奧斯卡頒獎後The King's Speech,True Grit(真實的勇氣),The Fighter :進入電影院的首推Black Swan娛樂高娜塔利波曼又正,看完黑天鵝對驚悚著迷的話大師Alfred Hitchcock 有一堆經典,The Birds(鳥),Psycho(驚魂記),Vertigo(迷魂記)等等,電視常有重播The Birds .大師之名不為過,幾部著名驚悚片到現在電影工業來看也不遜色。另外,大推Psycho中精闢的精神分析。補一下 Natalie Portman 在雷神索爾中還是吸睛(咪啾)。 The King's Speech,True Grit(真實的勇氣),The Fighter 三部中在下首推The Fighter 本身是個「家庭」迷,電影中關乎家的都特別喜歡,或說好萊塢古典敘事的節奏還是讓人著迷,片中片敘事手法將兩兄弟跟這個家糾纏的感人振奮+1。假如剛好有興趣,李安導演的系列可以找出來看看推手、囍宴、飲食男女、胡士托風波等等。True Grit 柯恩兄弟執導將1969年的經典西部電影大地驚雷同名小說拿來重新拍攝的新版本;父親馬上說,「喔約翰偉恩吧,老片了……」。就課堂鄭老師口述,柯恩兄弟有別於過去西部片男性英雄手法,將女性英雄形象也表現的如徹。原諒我沒分享The King's Speech.因為我看到大霧的街頭,差點哭出來(幹)。

〈電影〉 閒聊 Psycho & Black Swan

  Black Swan 108 min - Drama | Mystery | Thriller - 17 December 2010 (USA) Your rating: 6/10  IMDb Ratings: 8.2/10 from 273,630 users  Directors:Oliver Stone   驚魂記/Psycho 109 min - Horror | Mystery | Thriller - 8 September 1960 (USA) Your rating: 9/10  IMDb Ratings: 8.7/10 from 213,795 users  Director: Alfred Hitchcock         簡單的說說Alfred Hitchcock 的 Psycho ,1960與6項奧斯卡大獎提名的 Black Swan ,2011。電影史中關於解離性人格疾患的類型,驚魂記必定讓人印象深刻,就驚魂記的手法來說導演明確的將精神分析帶入電影中。       Psycho概念從戀母情結跟創傷為驚悚核心,影片結尾警察請心理醫生與兇手做了對談,圍坐的眾人仔細的聽醫生課堂般視角的解釋;相較黑天鵝將解離性人格疾患(俗稱人格分裂、多重人格)以現代都會人自我要求與外在環境施壓概念出發;用近代電影的特效完完整整的表現驚悚與病態。深切的說Psycho的驚悚成份由完整的概念支持;Black Swan 用特效將驚悚表現的更具有娛樂性。       Psycho浴室的畫面不停的被後人所研究,導演的獨特鏡頭技巧也是此片被列為經典的原因。驚悚的元素很多,情節、配樂、剪接、鏡頭、演員……。用通俗一些的說法,Psycho中的恐懼會尾隨你的脊椎往腦門爬;Black Swan 純粹的感官刺激而有較少的韻味。會有這樣的差別不外乎,大眾對電影的愛好終究回歸娛樂本身,而如同Black Swan最後那段精彩的場面調度,又有多少人在特效後注意導演的精彩特寫鏡頭。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電影〉 7th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金屬與憂鬱的國度

7th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Metal and Melancholy (金屬與憂鬱的國度) 荷蘭 / 1993 /  Heddy Honigmann /80 min   各方簡介: 在藤森主政初期的90 年代初利馬街頭,通貨膨脹、腐敗不穩定官僚與Sendero Luminoso(光輝道路——美國列為恐怖組織)反政府活動。促使兼差計程車司機成為最時興的全民運動——這些兼職的計程車司機有老師、司法部人員、電影演員、警察共同職業是推銷員。一名西班牙詩人曾說,秘魯是一個充滿金屬與憂鬱的國度。駕駛座上來自各行各業的男男女女,就像在隨處蒐集故事,而後再將它們轉述、散播出去,如此儀式緩緩磨練著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那鋼鐵般的求生意志。生活何等不易,但也因此更形美麗。   短評是這樣說的: "An entertaining and colorful documentary that takes a novel approach on portraying the way a severe economic situation canimpact the human condition, but also proves even with pain, life goes on andcan be beautiful." —Charmaine Henriques, EducationalMedia Reviews Online   大部分的鏡頭是乘客的角度,所以車內空間的擁擠感消退許多;溫柔的觀察家的頭銜Heddy Honigmann這部作者風格相較處理〈愛,如此自然〉中愛的解釋就隱晦許多。〈金〉片這樣的紀錄方式為觀眾帶來了娛樂的感官,而紀錄片中人物的幽默、悲傷、意圖、堅硬,都在小小的計程車中逐漸被作者隱晦的呈現;金屬之外的國度看見利馬街頭的種種,墓地那段的畫面雖然只有僅僅幾秒卻也夠讓閱聽眾們驚呼後悲嘆、警察盤問完後說「我也是計程車司機,你要採訪我嗎?」、那輛破銅爛鐵的計程車司機,可能新車跟中彈劃上了等號,導致堅持著這台破車、血癌女兒的故事計程車司機是平穩的說著。更多關於這國家之下墓園之外人們的故事。筆者最深刻的是那位佇足的小男孩,他說「我是個銷售員」;小男孩雖然在笑,那憂鬱的神色只能在墓園之內找尋。   一名西班牙詩人曾說,秘魯是一個充滿金屬與憂鬱的國度。 金屬沾粘的

〈電影〉 我的左派老師 Half Nelson

圖片
Half Nelson 106 min - Drama - 11 August 2006 (USA) IMDb Ratings: 7.3/10 from 40,139 users Directors:Ryan Fleck   英文片名其實富有很多隱含之意,可惜台灣上映翻譯成「我的左派老師」。在如何下筆時一度為了這翻譯有些困擾。以下將片名資料查詢參考。 「Half Nelson」是摔角的專業術語,「半尼爾森式」(Half Nelson)是一種壓制對手的綑鎖手法,幾乎可以讓對方無法脫逃。導演Fleck與製片Boden選用這個英文片名,意在隱喻影片主角所處的困境,本片同時也探討更普世的政治與人生哲學,是關於理想與現實的角力,是關於當社會運動失敗後,個人如何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發揮改變社會的影響。 [1] 先講講鏡頭,官方說法「利用運用手持拍攝的手法,成功捕捉布魯克林區居民的荒蕪與無助。」手持拍攝的片子舉例來說:Daniel Stamm,〈最後大法師〉(The Last Exorcism)USA,2010。〈The Last Exorcism〉採用紀錄片方式手持攝影,方式寫實外更將劇情凸顯的詭異懸疑。而〈Half Nelson〉片手持鏡頭的自然微微晃動與特寫讓視覺不易發現其實是手持,一種自然的晃動——才有官方說法,表現荒蕪與無助;也因為手持關係,許多畫面在觀看時特別寫實——閱聽眾就在身旁。 劇情概述:Dan(萊恩葛斯林飾)在貧民區上課的白人歷史老師。,班上的學生大部份是來自問題家庭的十三、四歲學生,他的教學作風大膽而犀利,總是學生討論黑人民權運動與辨証理論,引導這些懵懂的學生思考與改變。 另一方面,丹唐的私生活也不好過,他的前女友即將與他人步上紅毯,曾有的理想與熱忱,被日復一日的現實與壓力漸漸磨光,讓他陷於藥癮而難以自拔。 某天,十三歲女學生德蕾撞見丹唐在更衣室吸毒,意外發現了他的秘密。同樣處於人生十字路口的兩人成為莫逆之交,建立起跨種族、跨年齡、跨身分的真摯友誼。 [2] 另外,在片中穿插的民權運動課程有一段: 「There's a time, when the operation of the machine becomes so odious.Makes you so sick at heart, that you can't take part,yo

〈電影〉 《第36個故事》(Taipei Exchanges)非影評

片名:《第36個故事》(Taipei Exchanges),台灣:2010,原子映象。 導演:蕭雅全。   夢想、說故事、城市、交換。 實行夢想之前先試著說說故事,那城市的咖啡館會是很棒的開始記得需要有些交易——買賣之外,交換是個回歸原點詢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方式。質感氣息在這部小品中,應該說鏡頭試著將背景台北融入那樣具有輕鬆、簡單的城市氣息。 最後結束,朵兒(桂綸鎂飾)在往機場的計程車上看著天空,象徵著第三十六個故事開始/結束——開始在,不管你想要什麼,朵兒咖啡館都有,只換不賣;結束在,標價失去價值,交換夢想,故事繼續第36個關於城市的小故事。 這電影小品提及很多問題,就夢想與交換間筆者認為是最簡單看懂得點。用交換的方式擷取遙遠的夢想可能不切實際,經過一層一層的交換,那夢想才會更明確,經過一次一次交換才知道夢想的可貴。   來談談母親的角色定位。「交換也太沒效率了,都標上價錢吧!」母親處理的問題是嚴肅的現實問題,關於生計、關於未來、關於賺錢……,太多關於以小博大的貪心。導演以一種俯視的鏡頭把這問題處理的很幽默,或店員的反應。 情書、35個香皂、地方——關於交換(朵兒、薔兒和機師)、城市(香皂)、說故事(插畫)。結尾是第三十六個故事的結束,台北天空下往機場第三十七個故事繼續,當然交換到的是實踐。 交換的不只是物品;朵兒、薔兒與每個來到咖啡店的人,試著交換自己的故事,然後換走一些。

〈電影〉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DEPARTURES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おくりびと/ DEPARTURES 130 min - Drama | Music - 27 February 2009 (Taiwan) IMDb Ratings: 8.1/10 from 18,868 users Director: Yôjirô Takita 關於入殮的資料:將亡者遺體安置入棺稱為「殮」。在一連串喪葬禮禮俗中,「入殮」因大多在夜間或者凌晨舉行,因此又成為神秘中的神秘。封蓋前的入殮行為稱為「小殮」,此時是瞻仰亡者遺容的最後時刻,封柩蓋棺稱為「大殮」,即是與亡者天人永訣的開始。 [1] 某部奇幻小說中有著人類、精靈與怪獸,精靈這樣羨慕著人類;死亡是最美好的禮物。古時更將死去視為一種自然的象徵。 文本敘事結構上以男主角的夢想與家人間的關係為隱藏性的主軸;電影表面上看似因失業進入這行業,從禮儀師的對亡者的尊重下譜出一個一個動人的故事,即便電影沒有明確的帶入每個家庭每個人,但透過禮儀師這樣的方式,巧妙的讓觀眾有著許多的想像。 看電影時請注意以下物品或片段: 1. 大提琴—男主角的夢想是彈大提琴,從電影開頭昂貴價格與不告知妻子的方式明確點出;實際上,大提琴也代表著失去家人後,維繫親情的重要物品。 2. 澡堂—從澡堂老闆的兒子,帶出日本一般大眾對這樣職業的價值觀感。(妻子的回娘家、澡堂兒子的鄙視與顧客親人言語的揶揄) 3. 石頭—男主角與家人間的情感象徵。 4. 鮭魚逆遊與飲食—這兩個部份除了先前處理主角夢想與家人關係外,是最精彩的部份。從一開始的放生章魚(卻死了)到因為工作關係無法正常吃飯(第一次接觸這職業),最後逐漸熟悉與自我突破內心困境後的大吃(與社長談話吃魚白,社長說著:「啊,真是好吃讓人為難啊!」);主角站在橋上看著鮭魚逆遊而上後與路過的人之間的談話,將文本重要概念「死去」詮釋的非常生動,進而體悟為一種自然的態度面對。   文本若只探討死去的不捨與苦痛,終將淪為一般悲傷與眼淚的庸俗品。文本透過前後呼應與伏筆的安排,展現「死去」除了別離之外的其他角度。文本敘事的不只有宗教還包括在世者的種種範疇。文本中禮儀師除探究往生者死亡外並試圖對比在世者對「死去」這樣氛圍態度,更讓死去變成親人間的總結算。 往生者對於禮儀師,無論是否相識,在為大體化妝時,希望為親友保留最美與最熟悉的往生者,也因為如此,所有的重要化妝依據都成了親友的最後告白。

〈電影〉 羅生門(らしょうもん)導讀

圖片
片名:羅生門( らしょうもん ), 1950 導演:黑澤明( くろさわあきら ) 出品國: 編劇:芥川龍之介       看完芥川龍之介作品〈羅生門〉;又看了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才發現電影版的《羅生門》最主要的角色既不是賤民也不是老太婆,而是芥川龍之介作品〈竹籔中〉的強盜、行旅丈夫及其豔麗不貞的妻子。電影開場以羅生門三大字全景出現,下著大雨,雨水順著門簷嘩啦落下。故事便開始。電影結合〈竹藪中〉與〈羅生門〉的故事場景與書寫人性的精隨而成。筆者在另一部電影《生之慾》就對志村橋有深刻的印象,那位公務員唱著讓人落淚的歌。而後在《羅生門》與《七武士》中對志村橋與三船敏郎有了深入的認識。                             (取自維基百科) 在〈羅生門〉文中拔取屍體頭髮結繩變賣的老太婆,對著躲雨看似正義的賤民說:「……,反正是沒有辦法嘛。你當我作這壞事,我不作就得餓死,也是沒有法子呀!我跟她一樣都沒法子,大概她也會原諒我的。」賤民說:「那麼,我剝你的衣服,你也不要怪我,我不這樣,我也得餓死嘛。」賤民奪取老太婆一物後消失在夜中。      而電影中運用〈竹藪中〉的情節,描寫由三船敏郎所飾演的強盜在山野的道途中,在趕路的男人面前強暴其妻,終而殺死男人,而女人則在荒亂中逃跑,最後強盜與女人俱落入官衙中受審。在整個審訊過中,強盜、被強暴的女人、被殺死的男人的幽魂、有偷竊死者失物嫌疑的樵夫、行腳僧、捕快等等角色人物,對整個強暴兇殺案過程做出於己有利的供詞。 [1]          電影敘事結構以羅生門下躲雨的樵夫、行腳僧與窮人為主要線路;再以強盜、女人、女巫(招魂)與樵夫對兇殺事件的說詞為旁枝。最後樵夫取得行腳僧信任,抱著棄嬰走在雨停後陽光下,面露詭異之貌結束。              導演對於人性的刻劃,筆者無法明確用文字表示。電影所營造的人性價值讓人迴響與思考。每位角色為什麼對同件事情有不同的說法?角色在意與害怕的是什麼?或許這樣的思考方向有助於閱聽者觀看電影。         總歸,事件真相與人性的交結,譜出這樣一部讓人迴盪的電影。 [1] 童長義,〈羅生門〉。

〈電影〉 教父(非影評)

圖片
  The Godfather 175 min - Crime | Drama - 24 March 1972 (USA) IMDb Ratings:9.2/10 from 605,641 users Director: Francis Ford Coppola   我記得海賊王中一個片段,海賊不喜歡財寶那喜歡什麼?那位漫畫中時代的大海賊—白鬍子說:「家人。」 個人可謂社會之最小單位,爾後是家庭這培養個人的地方。關於「家」從拉丁文中查詢famulus是「奴僕」的意思,而familia則是指屬於一個人的全體奴隸,familia一詞表示父權支配著妻子、子女與一定數量的奴隸的社會集體。當然,此支配性關係並非人類所獨有,與動物中對於其領域所展現的支配性格可說是十分接近,此動物性本能被微妙地轉化成一種道德的美感—「家」。 教父第一集畫面出現的「房間」那個充滿神聖與污穢的房間,在(維托、麥可)克里昂閣下的名被誦讀後,看似尊敬的親吻右手變成房間中的一種特別的禮儀(交易)。許多在這房間中的接見的、吞雲吐霧的、美酒下肚的,都成為男人在意的事情,往往被杜絕於門外成為一種保護。那房間中的所有擺設只有男人知道真正的價值,更甚不需要太多光線,從百葉窗式的窗簾透進些許的陽光便足夠看清事情。   這樣一個景深的鏡頭,讓人動容。安撫妻子說自己不是個黑道,堅定的氣勢與眼神,房間彷彿對男人說:「這是無比真誠善意的謊言,說吧說了只會更好不會更壞。」妻子注視著一道門距離的丈夫,這畫面之後,門被悄悄關上,象徵性的關門,這個家中的男人與權力,是如此的不讓人親近與挑戰—他的事業他在意的事。從前坐在房間中的人看似換了一位,人們依舊親吻閣下的黑色之手。

〈電影〉 遇上塔羅牌情人(Scoop)非影評

導演: Woody Allen 名稱:遇上塔羅牌情人 (Scoop) ,2006 關於 Woody Allen 這位導演的影片,學生最早看過的是《曼哈頓》這部學生認為很經典的片子。對導演自導自演印象最深刻的風格是其對話語言,帶有幽默與諷刺。舉例來說其在某片中說:「My one regret in life is that I am not someone else.」短一句話,表達了「我一生都是個大遺憾」,那種酸氣,那種憤世嫉俗,學生有時候真希望自己是某部片裡面的角色,想把人生換成電影裡的人生。電影會讓人產生錯覺,「這才是現實世界吧」。 描述美國新聞系學生桑卓拉(史嘉蕾喬韓森飾)到英國造訪朋友。在某次欣賞魔術表演的過程中,撞見已故新聞記者喬伊的鬼魂。喬伊生前對震驚社會的塔羅牌連環殺人懸案念念不忘,希望能藉由桑卓拉之手繼續追查,便將手中掌握的獨家秘辛交給她,並不斷從旁提供線索。種種跡象顯示,多金瀟灑的貴族之後黎曼先生(休傑克曼飾)涉有重嫌。 在金錢、慾望、野心的交錯纏繞下,真相似乎並非如原本想像得單純。除了帶有推理、懸疑的劇情外,兩人一方面處心積慮算計對方,卻又忍不住墜入情網。這是影片的好看之處。 伍迪˙艾倫的片中總是少不了似真非真,充滿天馬行空想像力的情節,善於幻想套入真實情境,為可能嚴肅的劇情帶來抽離現實的一點趣味,是他電影中少不了的伍式幽默。在片中裡面逃出死神監視的已故記者,大大嘲笑了狗仔精神—有獨家新聞,死都要從墳墓裡跑出來挖!在他每部電影中試圖將所有作品做很好串連的一個因子。而這些幻想的後設情節,就像是打破既有電影形式的一種反動,他創造了一種其風格來作為他的電影。 強調本片是屬於黑色喜劇風格,有別於一般的電影,看看伍迪˙艾倫以前拍的電影就知道個大概。但另一部片子《愛情決勝點》是個意外,因為這部風格異於他全部作品,所以大部分人都覺得意外的好看。做兩部影片的比較後,學生認為這位導演是意圖想求突破的導演,是否也意外的證明其過去的拍片方式已經過時與不受歡迎。 此外,學生對於導演在演片中的嘮叨特別覺得有趣。或是學生也是個嘮叨的人吧。          

〈電影〉 波坦金戰艦:奧德薩階梯(嬰兒車下階梯)鏡頭分析

圖片
  Bronenosets Potyomkin 75 min - Drama | History - 24 December 1925 (Soviet Union) IMDb Ratings: 8.1/10 from 24,117 users Directors:Sergei M. Eisenstein     艾森斯坦寫道:「一個個別的情節要如何才能合理又完整的代表整體?唯有當它細節……具有獨特的代表性時。」 [1] 從影片中不難看出導演這句話代表涵義,許多的碎片畫面,反映出故事主體。從影片畫面的切換,平均鏡頭的秒數為:3秒。學生試圖以每三秒鏡頭切換分析〈奧德薩階梯〉(嬰兒車下階梯)的鏡頭。   第一部份:母親倒下→嬰兒車搖搖欲墜→軍隊壓進階梯。 第二部份:嬰兒車滑落階梯→民眾看見墜落的嬰兒車→軍隊持續包圍階梯→母親死去。

〈電影〉 想飛的鋼琴少年 Vitus

導演: Fredi M. Murer 名稱: 想飛的鋼琴少年(vitus), 2006   創造規則普通人就可以,天才則可以玩弄規則。 早期台灣有部電影《我的兒子是天才》1990年的一部片子,劇中有兩個不同類型的天才兒童,一個是父親只是魚販而從末發現孩子有天份的林坤玄;另一個是父母親全是高級知識份子,卻對自己孩子過度期望的淑楨,而他們都因為這個社會的種種現象而有著不同的發展和命運。同樣是資優兒童的淑楨卻在父母的過度期望中逐漸消沉,在功課方面開始有些跟不上,而且由於補了太多的功課,精神、體力都己呈現匱乏的狀態。最後,天才兒童假裝自己回復成一個智力平凡的孩子,回到了一般的小學,接受了一般小學教育,重新享受一個正常孩子所應擁有的快樂和無憂。 學生會想到這部影片的原因在於天才兒童經過一般父母、社會的洗禮後都會由假裝變成了一般小孩來獲取自己想要的天空。 自由自在的生活也許是導演Fredi M. Murer心目中最現想的生活哲學,在影片裡處處歌頌著這種童趣。大智若愚的爺爺不斷打造迴力鏢、蝙蝠翅膀等玩具給主角,自己本身也是熱愛飛行遊戲的老頑童一個;孤獨的主角會接納甚至「愛上」保姆伊莎貝兒(Isabel),也是因為伊莎貝兒送他的蝙蝠填充玩具,和那場瘋狂的搖滾音樂家家酒。當他必須涉入成人世界的金錢交易當中時,一個同學誤認他非常酷的在玩一款「股票遊戲」,他的隨口承認固然有無法明言箇中實情的現實現由,但也未嘗不能誤讀為,他是真正的用一顆「童心」在面對他正在做出的大事呢? 影片中的一段,是主角在受傷假裝成普通小孩之後,認識了一個普通孩子,當他與那位小男生一起在空地騎腳踏車時,可以發現鏡頭拍兩台腳踏車的路線與聲音的剪接,是同心圓與沒有交集的。鏡頭帶過主角,帶過朋友,交錯而互相對話,所聽音樂也是,爾後鏡頭拉高仰視兩位孩子,這幕就會發現主角和他的朋友騎腳踏車時,一個繞外圈一個繞內圈,維特儘管想當普通人,但他終究是個天才,也許天才和普通人會一起騎腳踏車、聊天,但他們畢竟不屬於同個世界。 導演用蝙蝠貫串全片,一種飛行敏捷、聽覺敏銳。 試著思考過導演用蝙蝠所代表的意象,伊索寓言的蝙蝠故事,那個想當動物又想當鳥類的蝙蝠。就像主角想當平凡人又無法真正捨掉其天才的矛盾。伊索寓言中的蝙蝠下場是兩邊都不討好,落得個寂寥悽慘的結局。 但是影片中的結局看似是美好的結束。

〈電影〉 蒙娜麗莎的微笑 Mona Lisa Smile

導演: Mike Newell 名稱:蒙娜麗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2003 好萊塢電影的一貫風格,美好的結尾和英雄的表現。1953年,美國婦女解放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從學校畢業的凱薩琳‧華森(Julia Roberts飾)從西岸來到東岸的衛斯理學院任教,成為該校的藝術史老師。衛斯理學院素以傳統和保守著稱,甚至學校的女生莫不以嫁人為終身職志,學校也為此開設結婚前的準備課程。凱薩琳則是較為開放與自由的老師,她不認為女性就得以相夫教子做為人生的目標,因此她鼓勵班上的學生追尋屬於自己的夢想。

〈電影〉 胡士托風波 Taking Woodstock

圖片
  Taking Woodstock 120 min - Comedy | Drama | Music - 9 October 2009 (Taiwan) IMDb Ratings:6.7/10 from 15,549 users Director: Ang Lee   從推手(Pushing hands),1992、 囍宴(The Wedding Banquet) ,1992、飲食男女 (Eat Drink Man Woman ),1994、斷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 ),2005 到最近(2009)的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導演電影技巧是毋庸置疑的,在擁有家庭影子的這些電影,2009年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中的家庭在1960年的氛圍(越戰戰事未歇、中東的崛起、登陸月球為太空時代揭開序幕、韓戰、越戰、波灣戰爭未曾間斷)與嬉皮(Hippie)文化下顯得無助卻又顯生意。   關於嬉皮(Hippie):超脫制度、抵制中產階級價值、反對核子武器與越戰、尊崇東方哲學、捍衛性解放,多為素食者且愛好大自然、提倡使用迷幻藥解放人類的意識、組成共同生活的小社群。利用另類藝術、街頭劇場、民俗音樂與迷幻搖滾作為生活型態的一部份,亦藉此傳達他們對於世界與人生的感受、反抗與觀點。嬉皮反對政治與社會的正統價值,選擇溫和、非教條式、主張和平、愛與個人自由的意識型態,或許披頭四的「All you need is love」是嬉皮文化最貼切的縮影。 (http://nosweat0911.pixnet.net/blog/post/25200222)      主角Elliot Tiber(Demetri Martin飾)是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一名室內設計師。在電影中他與姊姊的對話「爸媽會高興我留在他們身邊的」。不管還有多少的理由,Elliot回到家鄉試圖維持家中經營的「摩納哥El Monaco」破爛不堪的汽車旅館。故事也開始—    電影中的幾個鏡頭:  1.Elliot在舞池中與建築工人情不自禁地擁吻,艾略特隨即回頭擔心是否被父親看見。鏡頭上剛剛父親所在的地方是空的,帶回Elliot緊張的神情。  2.Elliot的父親在逐漸因為音樂節人潮擁塞的道路上,努力的奮力的跟年輕一樣的在指揮交通。手不停的指來揮去。那個身影簡單平凡,卻見一

〈電影〉 美國黑幫 American Gangster

American Gangster 157 min - Biography | Crime | Drama - 28 December 2007 (Taiwan) IMDb Ratings: 7.8/10 from 186,175 users Director: Ridley Scott 在個巧合之下看完這部時間頗長的電影。 ㄧ開始電影就說了,依造真人真事改編。在某種程度上,對ㄧ些人來說是部沉悶的影片。裡面沒有五光十射的畫面、沒有演員大膽驚險的特技動作、沒有煽情的橋段、兩個主角法蘭克盧卡斯(丹佐華盛頓 飾)與李奇羅勃茲(羅素克洛飾)的對戲也是最後面才呈現。傳記類描述性的電影往往讓人感覺無聊,可卻還是有些許多人覺得很棒。 像如此真實人物改編的電影其實有很多,例如:《Aviator》、《Catch Me If You Can》等……,大多類似的電影都脫不了和那時代的特色有關係。《美國黑幫》不只是要表現電影中的人物,而是一種時代的觀感(年代跨越1968年至1974年越戰的高峰時期),那時候的美國是怎樣的一個國家。而就是這部電影,學生認為好看的地方。 拍攝法蘭克盧卡斯這位老大的鏡頭:法蘭克的妻子在參加世界重量級拳擊比賽前送了一件誇張的灰色貂皮大衣。這與法蘭克以往其追求的低調的風格有所不同,最後因為這場拳賽警察開始注意到這號人物。鏡頭從火爐中冒煙的大衣移到法蘭克注視火爐的臉上,一如所有鏡頭法蘭克的表情都是如此冷靜。 在電影顏色方面,畫面是有點灰暗模糊的,如此色調貼近時代感官,那時代的情況,就跟畫面ㄧ樣是灰灰的、暗暗的、混在一起的,沒有特別光亮的顏色,彷彿大家都是深陷泥沼中,無須特別去堅持些什麼。 電影中運用兩位人物的特色,拍出了非常對比的人物描述:把在業務上專業不貪污,但私生活卻很淫亂的探員和一個在業務上販毒危害千人,但私底下是個非常顧家與愛妻的毒商放在一起,確實非常的讓人感到交錯,人性的百種。這部電影的特點,也在這些地方表現出來。 最後的對戲非常的精彩,雖然只是簡單的對話。(可惜找不到資料) 電影中有段對白讓人印象深刻。片中李奇羅勃茲的前妻對他的控訴:「你不過是個以為只要誠實正義其它就可以隨便亂做一通的人,你可以和任何女人,空姐、律師亂搞,我相信妳的律師也和你有一腿,她絕對也有一份!」這大概是片中,學生認為最幽默的一段。 電影本身主角法蘭克·盧卡斯說:「本片只有20%的符合

〈電影〉 向侯孝賢致敬 - 風櫃來的人(非影評)

  前些日子看過的老片,風櫃來的人。         在PTT電影板上看見這篇文章,轉錄來給分享。 Sun Aug 23 14:08:08 2009  yoshi0817 大家好 這是我的日本朋友 為紀念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所拍攝的紀錄片 他們很努力的去了侯導的公司 並見到了廖慶松老師 請大家欣賞 謝謝大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0-o_3nfH_E&feature=channe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8v3VSCXC7A&feature=channe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mh9oM5s404&feature=channe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dWsnN1baVU&feature=channel    

〈電影〉 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

The Truman Show (1998) 103 min - Comedy | Drama | Sci-Fi - 5 June 1998 (USA) IMDb Ratings: 8.0/10 from 311,883 users Director: Peter Weir Stars: Jim Carrey   楚門:「那麼我是誰?」 導演:「你是這個節目的明星。」 楚門:「什麼都是假的?」 導演:「你是真的,所以才有這麼多人看你。」 導演:「聽我勸告,外面的世界跟我給你的一樣虛假,一樣的謊言、一樣的欺騙,但在我的世界裡,你什麼都不用怕。」 導演:「我比任何人都瞭解你。」 楚門:「你無法在我體內裝攝影機!」 導演:「楚門,不要緊,我明白。我看了你的一生。」 導演:「你出生時,我再看你。你學走路時,我再看你。你入學時,我再看你。還有你第一次掉牙齒那一幕……」 導演:「你不能離開……你屬於這裡。說句話!」 楚門:「如果今天再碰不見你,那麼祝你早、午、晚安。」   最真摯的笑容就該給最真摯的人。由於科技的發達,媒體日益漸大,也因此才有了楚門的例子。但是我們不能夠果斷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即使是媒體科技,人生是自己的。片中的導演其實是非常捨不得楚門的,甚至把他當成自己的親兒子吧?但是 30 年歲月都公諸於世,這未免太過?即使媒體科技多麼廣大,人生永遠不會淪落到媒體手上。楚門的人生現在才開始。

〈電影〉 阿基里斯與龜(アキレスと亀)

  導演:北野 武(きたの たけし) 片名:阿基里斯與龜(アキレスと亀), 2009 影片最後,主角真知壽(北野武飾)因為全身燒傷,繃帶包扎只露出一隻眼睛,他出院時醫生和護士見到那模樣都不禁笑了出來。依循這個模樣,主角拿了路邊撿到的生鏽又殘破不堪的罐子,去河堤邊的跳蚤市集擺攤販賣,價格是 20 萬元。 當然賣不出去。妻子(樋口可南子飾)來到真知壽面前。兩人在回家的路上,主角的這個動作讓閱聽人的我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與思考。不管主角或是導演,閱聽人的我似乎有了答案,很模糊不是很確定,但可以認為這是一個答案。   電影從這段悖論開始從,引用了芝諾(古希臘數學家)著名的悖論「 Achilles 跑不過烏龜」開始。 去 WIKI 查了一些資料: 「動得最慢的物體不會被動得最快的物體追上。由於追趕者首先應該達到被追者出發之點,此時被追者已經往前走了一段距離。因此被追者總是在追趕者前面。」—亞里士多德 , 物理學 VI:9, 239b15 電影與其說好看,誠實的說筆者差點睡著;與其要我仔細的看一副畫作,我會認真的看油畫中的裸女。藝術品的好壞常說不可以用金錢去衡量;卻需要賭博式的讓人認為是好作品。人的價值用資本去評斷慢慢成了一種趨勢;但所謂「價值」又該包括什麼東西?從各種的立場來做評斷都是非常的不客觀;如此,運氣這樣的概念就形成了。 感覺來做描述,影片沉悶、茫然、看不懂、到底是、怎麼會 …… ,諸如此類的詞語會浮現腦海。不過除了導演本身要表達的以外,電影使閱聽人去思考片中的涵義或是拓展到啟發別種事件,筆者認為也是不錯的。  

〈電影〉 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

真愛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 - 中產階級之死 導演:Sam Mendes 出品:美國 / 2008 撰文/Howard Yang http://blog.roodo.com/hostsonaten/archives/8274181.html   「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改編自六零年代美國作家Richard Yates曾入圍國家圖書獎的同名小說,它描述了一對中產家庭夫婦及他們瀕臨崩解的婚姻,僅管出身於劇場的英國導演Sam Mendes早在他令人驚豔的處女作《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探討過類似主題,但相較於《美》片中那份調侃、戲謔的黑色喜劇趣味,《真愛》一片特殊的時空因子、及凝鍊的寫實氛圍,則是另闢蹊徑的全新詮釋。   影片設定在五零年代的美國郊區, 經濟的穩定、富庶使中產階級暴增 ,而政治上 右翼勢力抬頭、麥卡錫主義陰影籠罩,社會價值漸趨單一保守,工作、消費、成家生子……成為人人趨之若鶩的主流美國夢。 然而,表面上的太平無法掩飾心靈的荒蕪,如同影片中主角Wheeler夫婦所形容的,那是一個空虛而絕望的沉悶時代,任何異於主流價值觀的夢想,都會在鄰人、同事的冷眼及虛假微笑中,悄悄被漠視並遺忘。   影片中精準地捕捉了時代氛圍:穿戴軟呢帽、法藍絨西裝的男人們從康乃狄克郊區通勤到曼哈頓上班,攏成一片在中央車站浮動的灰濛人潮,而女人們則個個身穿小碎花洋裝與圍裙,髮線平整熨貼,在光鮮亮麗的家中相夫教子。平常的休閒活動就是到友人家作客、吃著主婦們做的可口點心、偕伴到海灘作日光浴、或開車進城到酒吧小酌一番,人人表情幸福洋溢,儘管他們言不及義地談著無趣的工作、房子、孩子,彷彿人生意義備盡於斯,沒有更多可能。而從五零年代末以離經叛道、桀驁文藝風格著稱的「垮世代」(the Beat Generation),到六零年代用裸體與花朵妝點「做愛不作戰」政治口號的長髮嬉皮,都在對此種封閉社會的壓抑、同質化(conformity),竭力進行反撲與解放,Richard Yates的這本小說自然也是對中產階級美國大夢的一道警諭,並進而從中描寫男女關係的疏離與孤獨本質。   影片開頭座落在如燈火璀璨的曼哈頓夜景,年輕的女主角April作著演員大夢,並遇上一個乍似聰明、和她一樣自命不凡的小夥子,此時一首四零年代爵士情歌《吉普賽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