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09的文章

(LRC)As time goes by

As time goes by 《 北非諜影 》(Casablanca,西班牙文原意是「白屋」)1942。影中名曲。        You must remember this   A kiss is still a kiss   A sigh is just a sigh   The fundamental things apply   As time goes by   你必須牢記   一個吻永遠是個吻   一聲嘆息卻只是一聲嘆息   世事萬物在發生   在韶光流逝之際   And when two lovers woo   They still say, "I love you"   On that you can rely   No matter what the future brings   As time goes by   只要彼此深愛的戀人   依然是說著"我愛你"   你便可以相信   無須擔心將來會是如何   在韶光流逝之際   Moonlight and love songs   Never out of date   Hearts full of passion,   Jealousy and hate   Woman needs man   And man must have his mate   That no one can deny   月光與情歌   永不消失   充滿熱愛的心   嫉妒和怨恨   女人需要男人   而男人必須有他的伴侶   這都是不能否認的   It's still the same old story   A fight for love and glory   A case of do or die   The world will always welcome lovers   As time goes by   這樣的老故事依然不斷地重覆   為愛情與榮耀的戰鬥   不去做便死亡的情節   這世界總是永遠歡迎那些有情的人們   在韶光流逝之際

<文>  老照片說故事(長篇)

都習慣性在人生某階段的最後一年,充滿睡眠與徬徨。那年開學的同時也出發睡眠的周遊;徬徨隨行如同食客詭異的推薦電影。放映〈Pulp Fiction〉 [i] Vincent與Jules在車上無意義的談話。拼命思索平常的邏輯,想找出一般正常的解釋,在黑幫老大被警察囚禁雞姦後,喚起將雜亂影片順序作排列慾望,只是不停的排列,順序和邏輯已沉浸在迷惘中。 「……」 「竟然不當老師,跑去開那什麼店。」 「……」 「靠!還真是有勇氣。現在經濟不景氣耶。」   * 迷惘垂釣的話題是「畢業想做什麼?」大伙習慣性的迷戀未來。當往常的招呼聲改為「畢業要幹嗎?」時養成差不多的賺錢職業、差不多敷衍放蕩、差不多先生當老師、差不多的人生習慣成自然。 「怎麼現在吃麵還是加這麼多調味料!」 「是啊。口味改不了。」 「嗯…我竟然都沒猶豫勒!直接考研究所了。」 「拜託一下!自己都規劃好要當老師,讀雙碩士學位。現在都已經教第5年了,才說這種話。」 從吃麵是遺傳病徵 (祖父在夜半為父親做的宵夜,宵夜是那碗慌亂時代的家常麵,大嗓門配著軍人口吻式的故鄉佐料。吃麵成了遺傳病徵,下肚的都成了包袱,祖父和父親) [ii] ,重口味也是一種家族病徵,假如無味人生導致失眠,撒下辣油紅、綠蔥花、灰胡椒、黃芥末,歡迎即將過經過的睡眠,可卻激不起那久未開口的猶豫。     * 猶豫未開口,攤在椅上,下課鐘喚不醒那夢遊妻奴的青春;趴在桌上,上課鈴叫不回那驚恐愛情的青澀。 電影播放了1997年的〈Titanic〉Jack Dawson贏得船票的呼喊,驚醒沉睡已久的Rose DeWitt Bukater。鐵達尼號斷成兩截時我下了重要的決定,愛情總會沉沒,強迫接受習慣後每晚失眠也會成自然。 「打算要結婚。」 「真的假的,不好吧!」 「神經病,都交往這麼久。」 「嘖嘖!也對因為已經成自然了。」 確實習慣在人生某階段的最後一年,用睡眼與無措坐在那逐漸走遠的教室課桌椅;傳記書中渴求已逝的人物早只在文學院的教室黑板出現,或那桌上。   * 坐在文學院三樓教室的椅子上充滿了睡意,應該是遺產。早該嘗試竊取你睡覺產生夢想的遺囑竄改為己有,徬徨沒有逼急在椅子上做夢,卻朗朗宣讀遺囑上關於懦弱的覬覦。 覬覦文學院三樓教室桌子上殘存的 格瓦拉 傳記,應該是戰死。早該放棄抵抗那階段的獨裁(人生),試著偽裝成革命家旅行時騎在叉路(人生),用硬幣決定接下的方向(人生

<文> 老照片說故事(短篇#9)

圖片
        老照片說故事       老照片說故事   都習慣性在人生某階段的最後一年,充滿睡眠與徬徨。那年開學的同時也出發睡眠的周遊;徬徨隨行如同食客。 「……」 「竟然不當老師,跑去開那什麼店。」 「……」 「靠!還真是有勇氣。現在經濟不景氣耶。」 * 迷惘垂釣的話題是「畢業想做什麼?」大伙都習慣迷戀關於將來。當往常的問候語改為「畢業要幹嗎?」時養成差不多的賺錢職業、差不多敷衍放蕩、差不多先生當老師、差不多的人生習慣成自然。 「怎麼現在吃麵還是加這麼多調味料!」 「是啊。口味改不了。」 「嗯…我既然對於研究所似乎都沒有猶豫。」 「拜託一下!自己都規劃好要當老師,讀雙碩士學位。現在都已經教第5年了,才說這種話。」 撒下辣油紅、綠蔥花、灰胡椒、芥末黃……,無味人生,歡迎即將經過的睡眠;激不起那久未開口的猶豫。 * 猶豫未開口,攤在椅上,下課鐘喚不醒那夢遊工作的青春;趴在桌上,上課鈴叫不回那驚恐畢業的青澀。確實習慣在人生某階段的最後一年,用睡眼與無措坐在那逐漸走遠的桌椅。 坐在文學院三樓教室的椅子上充滿了睡意,應該是遺產。早該嘗試竊取你睡眠產生夢想的遺囑竄改為己有;徬徨沒有逼急在椅子上做夢,卻朗朗宣讀遺囑上關於覬覦。 覬覦文學院三樓教室桌子上殘存的 格瓦拉 傳記 ,應該是戰死。早該放棄抵抗那階段的獨裁(人生),試著偽裝成革命家旅行時騎在叉路(人生),用硬幣決定接下的方向(人生),即便打檔機車(人生)生鏽如將泛黃老舊的照片。 23 歲畢業,失業9個月後找到第一份工作月薪22,000新台幣,工作4年後與交往8年同居6年的女朋友結婚,預計婚後生2個小孩,將再工作25到30年積極退休,用6個月規劃退休生活,將一生儲蓄一半作為遺產,退休之後跟老婆在鄉下養老,養老後嘗試再計畫的數字只有……。 * 「在重劃區開了家咖啡廳。」 「咖啡店啊!每天都會放各國的電影。」 一直認為你是睡眠的革命家雙持收割與打造,這張其實沒有泛黃的照片。那年誠如今日,依舊持續坐在椅子上睡覺做夢,只是你完成了為人父的小小夢想;而牆上的照片已泛黃成所謂老照片,一如,我每晚失眠時坐的那張灰舊椅子。      

後殖民文本分析:〈豐作〉和〈脫穎〉

〈豐作〉中,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官僚軍警)如何掠奪農民? 「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秤」文本中的農業技手飾演說客,不停的訴說為會社種植甘蔗的好,從心理使蔗農減低對會社公司的防備,用高額獎金美化會社收購蔗農甘蔗的不公平。官僚政策從甘蔗品質的好壞、秤重方式,都由官方制定,完全不傾聽栽種者,只接受上層命令。文中的秤出現問題、政策的壓榨、財團的壟斷,終將引起一連串的衝突;在抵抗中,軍警暴力的行為與武力的威嚇,使農民敢怒不敢言。 總體而言,政策、武力、財團都是殖民統治者的打手,而被打的是手無寸鐵的農民。只有以暴制暴發生流血才能推翻帝國主義之掠奪。 由「自我退縮、精神創傷」來分析〈脫穎〉中三貴的心理及群認同? 三貴的理想不停受到工作上、家庭中、情感上的磨壞。逐漸的在心理上出現退縮—自我否定—認同「他者」。工作上得羞辱、情感上的戀愛不平等,在看見投機份子的成功,使三貴的理想消磨殆盡。其理想失去的情況下,主體也變得殘弱任由「他者」不停的侵入,最終成為犬養。精神上只認同「他者」,因其「自我」是被壓迫無法有地方紓解。所得愛情,因為本島人無須從軍,使對本島人的否定加速進行,因為否定自我就可得到渴望的愛情。工作受辱罵與不平等待遇的影響撐強了自我的退縮。三貴從文本脈絡中,工作、家庭造成退縮,此時退縮是持續的;又遇上愛情的問題,使自我否定,兩者精神上的殘害無處抒壓,與投機份子的催化使三貴捨去「自我」,認同「他者」(日本人)。

後殖民文本分析〈豐作〉、〈脫穎〉

〈豐作〉中,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官僚軍警)如何掠奪農民? 「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秤」文本中的農業技手飾演說客,不停的訴說為會社種植甘蔗的好,從心理使蔗農減低對會社公司的防備,用高額獎金美化會社收購蔗農甘蔗的不公平。官僚政策從甘蔗品質的好壞、秤重方式,都由官方制定,完全不傾聽栽種者,只接受上層命令。文中的秤出現問題、政策的壓榨、財團的壟斷,終將引起一連串的衝突;在抵抗中,軍警暴力的行為與武力的威嚇,使農民敢怒不敢言。 總體而言,政策、武力、財團都是殖民統治者的打手,而被打的是手無寸鐵的農民。只有以暴制暴發生流血才能推翻帝國主義之掠奪。 由「自我退縮、精神創傷」來分析〈脫穎〉中三貴的心理及群認同? 三貴的理想不停受到工作上、家庭中、情感上的磨壞。逐漸的在心理上出現退縮—自我否定—認同「他者」。工作上得羞辱、情感上的戀愛不平等,在看見投機份子的成功,使三貴的理想消磨殆盡。其理想失去的情況下,主體也變得殘弱任由「他者」不停的侵入,最終成為犬養。精神上只認同「他者」,因其「自我」是被壓迫無法有地方紓解。所得愛情,因為本島人無須從軍,使對本島人的否定加速進行,因為否定自我就可得到渴望的愛情。工作受辱罵與不平等待遇的影響撐強了自我的退縮。三貴從文本脈絡中,工作、家庭造成退縮,此時退縮是持續的;又遇上愛情的問題,使自我否定,兩者精神上的殘害無處抒壓,與投機份子的催化使三貴捨去「自我」,認同「他者」(日本人)。  

(LRC)Mercedes Sosa - Balderrama

Che - Alberto Iglesias(2008) Mercedes Sosa Balderrama A orillitas del canal Cuando llega la mañana Sale cantando la noche Desde lo de balderrama Adentro puro temblor El bombo con la baguala Y se alborota quemando Dele chispear la guitarra Lucero, solito Brote del alba Donde iremos a parar Si se apaga balderrama Si uno se pone a cantar Un cochero lo acompaña Y en cada vaso de vino Tiembla el lucero del alba Zamba del amanecer Arrullo de balderrama Canta por la medianoche Llora por la madrugada.

〈電影〉 蒙娜麗莎的微笑 Mona Lisa Smile

導演: Mike Newell 名稱:蒙娜麗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2003 好萊塢電影的一貫風格,美好的結尾和英雄的表現。1953年,美國婦女解放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從學校畢業的凱薩琳‧華森(Julia Roberts飾)從西岸來到東岸的衛斯理學院任教,成為該校的藝術史老師。衛斯理學院素以傳統和保守著稱,甚至學校的女生莫不以嫁人為終身職志,學校也為此開設結婚前的準備課程。凱薩琳則是較為開放與自由的老師,她不認為女性就得以相夫教子做為人生的目標,因此她鼓勵班上的學生追尋屬於自己的夢想。

〈電影〉 胡士托風波 Taking Woodstock

圖片
  Taking Woodstock 120 min - Comedy | Drama | Music - 9 October 2009 (Taiwan) IMDb Ratings:6.7/10 from 15,549 users Director: Ang Lee   從推手(Pushing hands),1992、 囍宴(The Wedding Banquet) ,1992、飲食男女 (Eat Drink Man Woman ),1994、斷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 ),2005 到最近(2009)的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導演電影技巧是毋庸置疑的,在擁有家庭影子的這些電影,2009年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中的家庭在1960年的氛圍(越戰戰事未歇、中東的崛起、登陸月球為太空時代揭開序幕、韓戰、越戰、波灣戰爭未曾間斷)與嬉皮(Hippie)文化下顯得無助卻又顯生意。   關於嬉皮(Hippie):超脫制度、抵制中產階級價值、反對核子武器與越戰、尊崇東方哲學、捍衛性解放,多為素食者且愛好大自然、提倡使用迷幻藥解放人類的意識、組成共同生活的小社群。利用另類藝術、街頭劇場、民俗音樂與迷幻搖滾作為生活型態的一部份,亦藉此傳達他們對於世界與人生的感受、反抗與觀點。嬉皮反對政治與社會的正統價值,選擇溫和、非教條式、主張和平、愛與個人自由的意識型態,或許披頭四的「All you need is love」是嬉皮文化最貼切的縮影。 (http://nosweat0911.pixnet.net/blog/post/25200222)      主角Elliot Tiber(Demetri Martin飾)是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一名室內設計師。在電影中他與姊姊的對話「爸媽會高興我留在他們身邊的」。不管還有多少的理由,Elliot回到家鄉試圖維持家中經營的「摩納哥El Monaco」破爛不堪的汽車旅館。故事也開始—    電影中的幾個鏡頭:  1.Elliot在舞池中與建築工人情不自禁地擁吻,艾略特隨即回頭擔心是否被父親看見。鏡頭上剛剛父親所在的地方是空的,帶回Elliot緊張的神情。  2.Elliot的父親在逐漸因為音樂節人潮擁塞的道路上,努力的奮力的跟年輕一樣的在指揮交通。手不停的指來揮去。那個身影簡單平凡,卻見一

〈電影〉 美國黑幫 American Gangster

American Gangster 157 min - Biography | Crime | Drama - 28 December 2007 (Taiwan) IMDb Ratings: 7.8/10 from 186,175 users Director: Ridley Scott 在個巧合之下看完這部時間頗長的電影。 ㄧ開始電影就說了,依造真人真事改編。在某種程度上,對ㄧ些人來說是部沉悶的影片。裡面沒有五光十射的畫面、沒有演員大膽驚險的特技動作、沒有煽情的橋段、兩個主角法蘭克盧卡斯(丹佐華盛頓 飾)與李奇羅勃茲(羅素克洛飾)的對戲也是最後面才呈現。傳記類描述性的電影往往讓人感覺無聊,可卻還是有些許多人覺得很棒。 像如此真實人物改編的電影其實有很多,例如:《Aviator》、《Catch Me If You Can》等……,大多類似的電影都脫不了和那時代的特色有關係。《美國黑幫》不只是要表現電影中的人物,而是一種時代的觀感(年代跨越1968年至1974年越戰的高峰時期),那時候的美國是怎樣的一個國家。而就是這部電影,學生認為好看的地方。 拍攝法蘭克盧卡斯這位老大的鏡頭:法蘭克的妻子在參加世界重量級拳擊比賽前送了一件誇張的灰色貂皮大衣。這與法蘭克以往其追求的低調的風格有所不同,最後因為這場拳賽警察開始注意到這號人物。鏡頭從火爐中冒煙的大衣移到法蘭克注視火爐的臉上,一如所有鏡頭法蘭克的表情都是如此冷靜。 在電影顏色方面,畫面是有點灰暗模糊的,如此色調貼近時代感官,那時代的情況,就跟畫面ㄧ樣是灰灰的、暗暗的、混在一起的,沒有特別光亮的顏色,彷彿大家都是深陷泥沼中,無須特別去堅持些什麼。 電影中運用兩位人物的特色,拍出了非常對比的人物描述:把在業務上專業不貪污,但私生活卻很淫亂的探員和一個在業務上販毒危害千人,但私底下是個非常顧家與愛妻的毒商放在一起,確實非常的讓人感到交錯,人性的百種。這部電影的特點,也在這些地方表現出來。 最後的對戲非常的精彩,雖然只是簡單的對話。(可惜找不到資料) 電影中有段對白讓人印象深刻。片中李奇羅勃茲的前妻對他的控訴:「你不過是個以為只要誠實正義其它就可以隨便亂做一通的人,你可以和任何女人,空姐、律師亂搞,我相信妳的律師也和你有一腿,她絕對也有一份!」這大概是片中,學生認為最幽默的一段。 電影本身主角法蘭克·盧卡斯說:「本片只有20%的符合

<文> 畢業照的

畢業照的 親愛的:        真的很高興看到您來參加我們的畢業照團拍,很多男生都很高興,女生也是。無非故意分成男女,這種陌生。        即使沒有表露於顏色,時間推移所產生的生疏,往往存在簡單幾句問候中。 拍完照後的閒談中那年報導文學跟文學史的上課、田野調查、與您的討論等……,熟悉的回憶又朗朗在我們談話之間。      「我有點害怕不來,你知道嗎?」        「ㄟ!我也是說,不過來了。」         當您問「最近還好嗎?」那種久未見面的喜悅突然被緊張取代。(我真的好緊張,真的想再說多一點。)         畢業了,對於未來實在不知道該怎表達,縱使這問題在大四一再重複的被提起。 記得電影畢業生,我最喜歡的那段:身穿全套潛水衣的主角,為了滿足眾人的娛樂,潛入泳池……。 影片中主角那樣無奈的感覺實在太真實,父母、親人的嘴唇瘋狂劇烈的在振動,卻聽不見;當潛到水底時那種安靜是無可取代的,縱使只能隨著水漂流。未來一直很疏遠。         希望身體健康,您的雙眼還是那樣的佈滿血絲。別太辛苦。

<文> 青春正盛˙家鄉不遠(#5)

         補修的不悅浸濕了瞌睡的籃色襯衫,來回在重修故鄉與青春劇場之間。灌醒青春的警報聲在天台上大聲吆喝。     拿了成績的明細,與其想搞清楚為什麼被當掉,不如說是不想再面對這門課—關於故鄉,什麼(哪個)地方?     祖父在夜半為父親做的宵夜,宵夜是那碗慌亂時代的家常麵,大嗓門配著軍人口吻式的故鄉佐料。吃麵成了遺傳病徵,下肚的都成了包袱,祖父和父親。     天台上稚嫩望去右手所指地方,隨眾人嘻笑瀰漫的煙侵入我肺,那一個生長二十年的地方。        下課鐘解救口袋中那包逐漸衰老的某牌香煙,不猶豫的往上爬,氣喘噓噓是階梯的投降,直到習慣性推開那厚硬的安全門—家鄉不遠看得見紅土與鬍渣的臉龐,在那不知何時裝上警鈴固守的地方(天台)。        宵夜遲遲不走(卻點不起我夜半的燈);天台上剩下燃不盡的菸,都成了假裝不散的青春囍宴。            青春只剩驚訝的警報聲。

胡士托風波 Taking Woodstock

圖片
Taking Woodstock 120 min - Comedy | Drama | Music - 9 October 2009 (Taiwan) IMDb Ratings:6.7/10 from 15,549 users Director: Ang Lee 從推手(Pushing hands),1992、 囍宴(The Wedding Banquet) ,1992、飲食男女 (Eat Drink Man Woman ),1994、斷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 ),2005 到最近(2009)的 胡士托風波 (Taking Woodstock),導演電影技巧是毋庸置疑的,在擁有家庭影子的這些電影,2009年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中的家庭在1960年的氛圍(越戰戰事未歇、中東的崛起、登陸月球為太空時代揭開序幕、韓戰、越戰、波灣戰爭未曾間斷)與嬉皮(Hippie)文化下顯得無助卻又顯生意。   關於嬉皮(Hippie):超脫制度、抵制中產階級價值、反對核子武器與越戰、尊崇東方哲學、捍衛性解放,多為素食者且愛好大自然、提倡使用迷幻藥解放人類的意識、組成共同生活的小社群。利用另類藝術、街頭劇場、民俗音樂與迷幻搖滾作為生活型態的一部份,亦藉此傳達他們對於世界與人生的感受、反抗與觀點。嬉皮反對政治與社會的正統價值,選擇溫和、非教條式、主張和平、愛與個人自由的意識型態,或許披頭四的「All you need is love」是嬉皮文化最貼切的縮影。      主角Elliot Tiber(Demetri Martin飾)是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一名室內設計師。在電影中他與姊姊的對話「爸媽會高興我留在他們身邊的」。不管還有多少的理由,Elliot回到家鄉試圖維持家中經營的「摩納哥El Monaco」破爛不堪的汽車旅館。故事也開始—    電影中的幾個鏡頭:  1.Elliot在舞池中與建築工人情不自禁地擁吻,艾略特隨即回頭擔心是否被父親看見。鏡頭上剛剛父親所在的地方是空的,帶回Elliot緊張的神情。  2.Elliot的父親在逐漸因為音樂節人潮擁塞的道路上,努力的奮力的跟年輕一樣的在指揮交通。手不停的指來揮去。那個身影簡單平凡,卻見一種解放與提昇。    3.母親倒睡在自己私藏的錢中,手中緊握美鈔。   從家庭的角度來看這

<文> 夢中故鄉(修3)

靈感源自蔡茗洋 的 忘了哪首詩。                         夢中故鄉                                            2009/07/21 *      進入大學的第一個夏天成績單準時準確寄到,有門科目被標上米字,重修的不悅與汗水浸濕了午睡的白色汗衫,迷迷濛濛躺在熱褥的草蓆。 乘在期末報告晃動的波紋上,扎實的忘卻那掀起漣漪的石頭。成績評比除了出席率以外,這期末報告比重佔了絕大多數。一直不懂教授怎麼去評斷一份報告的價值;略帶點怒氣,這次確實給了這新生悶悶的一棍。助理拿了成績的明細,與其說想搞清楚為什麼被當掉,不如說是不想再面對這門課—關於故鄉,我的地方。   闔眼 喚我為食夢獸 吞去反芻 誰的故鄉   教授上課方式很風趣,用台語授課;課堂上學長姐的笑聲因教授隨口而出的「靠腰」反而更引人目光。大部分的新生都戰戰兢兢;第一堂課規則就挑明「不考試,期末家鄉報告定生死。」不明白,為什麼大多數同學都知道自己的故鄉是什麼:這個建築、那個地方或這是我故鄉才擁有的獨特東西。眾人眼神堅定的透露出我的故鄉是這個地方,都知道該怎麼去徹底的認識和紀錄。 茫然的托腮坐在不習慣的大學課桌椅,思考關於「故鄉」。這個問題,暗示性的問了一些同學。 「就住的地方啊!有什麼好懷疑。」 「可是……別人看到名字都一定會問原籍哪耶。」 「喔!那就說旗人啊!這麼簡單。」滿臉自信的回答問題。 通常這時候就該轉移話題,改說一些你家鄉有什麼特產之類的問題,用「下次記得帶名產來請我吃」草草結束對話。 也遇過這樣的回答。 「看你身體流著什麼血啊!」 「嗯……所以算是『尋血』囉!」笑著回答。 「反正差不多意思啦,就往上追,找自己家族的源頭。」       *                夢中販賣機 販賣故鄉,     增送小島地圖 附贈大肚魚   …… 那兒屬於熱帶,屬於青春的國度    淺沙上,老是棲息著五色的魚群    ……   你住的那小小的島我難描繪   難繪那兒的午寐有輕輕的地震   ……   那座輕易爬上的半山,山下有間小學,國文課本忘了第幾課,只剩下作者是鄭愁予先生;國文老師在上課中沒透露什麼內容,意思是新詩很簡單,先把杜甫的詩背一背。現在杜甫忘了差不多;那首詩的句子「午寐有輕輕的地震」,卻與母親談起花蓮娘家的種種,十多歲的小女孩到了陌生又無語的城市

曼哈頓(Manhattan )非影評

圖片
Manhattan ( 1979 ) 1h 36min | Comedy , Drama , Romance Director: Woody Allen  與其幫曼哈頓寫一篇沒有深意的影評;恰似自己住進城市時的美好幻想讓我更蠢蠢欲動。     學馴沒有目標的漫步在那城市的街磚,尋找某些錯過或即將開始的邂逅,邂逅的不再只是女孩;阿軒42歲的愛情史老練般的手法像電視台編劇一樣,交往17歲少女,那稚嫩青春單純的愛戀彷彿成了空白的劇本,世俗年紀上的道德價值縱使不段的催促結束;尋回會是優良的讚美對待交安剩下的愛情靈魂,漫漫路途有個終點,交安希望直接走向那沒有綠意的墓地;茗川那疊匿名信座落黃昏曼哈頓城的小店,架上的黑標印上「到不了」;很難想像我在曼哈頓遇上一位短髮女孩,幻想長髮與氣質全都成了黑夜城市街燈撒下的種仔,萌發出的是那朵短翹滿刺的甜蜜。我想遇見那位短髮女孩。   以下來自光點            本片被譽為伍迪艾倫從影以來最重要的作品,巧妙詮釋這都市性愛和握手一般平常的男女關係。          深愛紐約幾近瘋狂的伍迪.艾倫以他那招牌神經質口氣,一再修飾自己口中的紐約定義,並宣稱無論在什麼季節,紐約只應該存在黑與白兩種顏色,隨著蓋希文(George Gershwin)的音樂節奏跳動。很顯然地,伍迪.艾倫是把銀幕當成信紙,將《曼哈頓》拍成一頁寫給紐約的情書。          故事的主人翁是四十二歲的知名電視台編劇Isaac,他的妻子Jill為了另一個女人與他離婚,而他則開始與十七歲的高校嫩妹Tracey交往。某日Isaac認識了一名新聞記者Mary,兩人從針鋒相對逐漸演變成天雷地火,可惜Mary卻是Isaac的好友Yale的秘密情婦……一群紐約客看似不斷為自己製造一些真實而不必要的神經質困擾,其實是以此逃避面對更棘手、更麻煩的大問題。伍迪.艾倫以本片正式邁入成熟圓滿的高峰期,片中人性思考層面相較以往作品更顯平和寬容,風格調度上也更為揮灑自若。          《曼哈頓》如今已然成為一種品牌,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個人美學。事實上,本片可視為伍迪.艾倫「格式化」美國電影中的紐約印象,予以重新定義的指標性作品。例如影集《六人行》中那位性格龜毛嘮叨又與女學生談過戀愛的男主角羅斯,就與Isaac同樣有一個同性戀前妻;又例如《慾望城市》的女主角

畢業生 The Graduate

圖片
The Graduate 106 min - Comedy | Drama | Romance - 22 December 1967 (USA) IMDb Ratings: 8.1/10 from 120,044 users Director: Mike Nichols 無意間發現這部電影,在YOUTUBE收尋歌曲The Sound of Silence 時所羅列的影片之一。 剛好接近畢業的年紀,影片的評價也頗好。是一部值得推薦的電影。我最喜歡的那段:身穿全套潛水衣的主角,為了滿足眾人的娛樂,潛入游泳池中……,影片中那樣無奈的感覺實在太真實,父母的嘴唇瘋狂劇烈的在振動,我卻聽不見;當潛到水底時那種安靜是無可取代的,縱使只能隨著水漂流。看完影片,心情輕鬆許多明朗一些不過還是不知道畢業該做些什麼。(笑)   經典對白: Mr. Braddock: Ben, what are you doing? Benjamin: Well, I would say that I'm just drifting. Here in the pool. Mr. Braddock: Why? Benjamin: Well, it's very comfortable just to drift here. Mr. Braddock: Have you thought about graduate school? Benjamin: No. Mr. Braddock: Would you mind telling me then what those four years of college were for? What was the point of all that hard work? Benjamin: You got me. - Benjamin: Mrs. Robinson, I can't do this. Mrs. Robinson: You what? Benjamin: This is all terribly wrong. Mrs. Robinson: Do you find me undesirable? Benjamin: Oh no, Mrs. Robinson. I think, I think y

(LRC)Jeff Buckley - Hallelujah

哈雷魯亞,嗆斯!!! 回味求婚大作戰(プロポーズ大作戦)的同時,想起這首歌。 Jeff Buckley Hallelujah Well I heard there was a secret chord (合弦) That David played, and it pleased the Lord (上帝) But you don't really care for music, do ya? Well it goes like this The fourth, the fifth The minor fall and the major lift The baffled king composing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Well Your faith was strong but you needed proof You saw her bathing on the roof Her beauty and the moonlight overthrew you she tied you to her kitchen chair And she broke your throne and she cut your hair And from your lips she drew the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Well baby I've been here before I've seen this room and I've walked this floor I used to live alone before I knew ya I've seen your flag (小布旗) on the marble arch Love is not a victory march It's a cold and it's a broken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Well there was a time when you let me know Wh

(LRC)Queen - I was born to love you

重溫日劇冰上悍將 (プライド、PRIDE),主題曲也是讓人深刻。 團體:皇后合唱團 (QUEEN ), 1995, Made In Heaven 專輯 Queen 名: I was born to love you I was born to love you I was born to love you With every single beat of my heart Yes, I was born to take care of you Every single day *I was born to love you With every single beat of my heart Yes, I was born to take care of you Every single day of my life You are the one for me I am the man for you You were made for me you're my ecstasy If I was give every opportunity I'd kill for your love So take a chance with me Let me romance with you I'm caught in a dream And my dream's come true It's so hard to believe This is happening to me An amazing feeling Comin' through *Repeat I wanna love you I love every little thing about you I wanna love you, love you, love you Born - to love you Born - to love you Yes I was born to love you Born - to love you Born - to love you Every single day - of my life An amazing feeling Comin' through *Repeat Yes I was born to

(LRC)The Sound of Silence - Simon&Garfunkel

   看了日劇 太陽與海的教室 ( 太陽と海の教室),把這首經典歌曲分享一下。 Simon & Garfunkel The Sound of Silence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I've come to talk with you again, Because a vision softly creeping, Left its seeds while I was sleeping, And the vision that was planted in my brain Still remains Within the sound of silence. In restless dreams I walked alone Narrow streets of cobblestone, 'Neath the halo of a street lamp, I turned my collar to the cold and damp When my eyes were stabbed by the flash of a neon light That split the night And touched the sound of silence. And in the naked light I saw Ten thousand people, maybe more.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P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 And no one dared Disturb the sound of silence. "Fools" said I, "You do not

〈電影〉 向侯孝賢致敬 - 風櫃來的人(非影評)

  前些日子看過的老片,風櫃來的人。         在PTT電影板上看見這篇文章,轉錄來給分享。 Sun Aug 23 14:08:08 2009  yoshi0817 大家好 這是我的日本朋友 為紀念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所拍攝的紀錄片 他們很努力的去了侯導的公司 並見到了廖慶松老師 請大家欣賞 謝謝大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0-o_3nfH_E&feature=channe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8v3VSCXC7A&feature=channe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mh9oM5s404&feature=channe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dWsnN1baVU&feature=channel    

〈電影〉 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

The Truman Show (1998) 103 min - Comedy | Drama | Sci-Fi - 5 June 1998 (USA) IMDb Ratings: 8.0/10 from 311,883 users Director: Peter Weir Stars: Jim Carrey   楚門:「那麼我是誰?」 導演:「你是這個節目的明星。」 楚門:「什麼都是假的?」 導演:「你是真的,所以才有這麼多人看你。」 導演:「聽我勸告,外面的世界跟我給你的一樣虛假,一樣的謊言、一樣的欺騙,但在我的世界裡,你什麼都不用怕。」 導演:「我比任何人都瞭解你。」 楚門:「你無法在我體內裝攝影機!」 導演:「楚門,不要緊,我明白。我看了你的一生。」 導演:「你出生時,我再看你。你學走路時,我再看你。你入學時,我再看你。還有你第一次掉牙齒那一幕……」 導演:「你不能離開……你屬於這裡。說句話!」 楚門:「如果今天再碰不見你,那麼祝你早、午、晚安。」   最真摯的笑容就該給最真摯的人。由於科技的發達,媒體日益漸大,也因此才有了楚門的例子。但是我們不能夠果斷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即使是媒體科技,人生是自己的。片中的導演其實是非常捨不得楚門的,甚至把他當成自己的親兒子吧?但是 30 年歲月都公諸於世,這未免太過?即使媒體科技多麼廣大,人生永遠不會淪落到媒體手上。楚門的人生現在才開始。

阿基里斯與龜 Achilles and the Tortoise

Akiresu to kame (2008) 119 min  -  Comedy  -  24 July 2009 (Taiwan) Ratings: 7.5/10 from 1,976 users Director: Takeshi Kitano 影片最後,主角真知壽(北野武飾)因為全身燒傷,繃帶包扎只露出一隻眼睛,他出院時醫生和護士見到那模樣都不禁笑了出來。依循這個模樣,主角拿了路邊撿到的生鏽又殘破不堪的罐子,去河堤邊的跳蚤市集擺攤販賣,價格是 20 萬元。 當然賣不出去。妻子(樋口可南子飾)來到真知壽面前。兩人在回家的路上,主角的這個動作讓閱聽人的我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與思考。不管主角或是導演,閱聽人的我似乎有了答案,很模糊不是很確定,但可以認為這是一個答案。 電影從這段悖論開始從,引用了芝諾(古希臘數學家)著名的悖論「 Achilles 跑不過烏龜」開始。 去 WIKI 查了一些資料: 「動得最慢的物體不會被動得最快的物體追上。由於追趕者首先應該達到被追者出發之點,此時被追者已經往前走了一段距離。因此被追者總是在追趕者前面。」—亞里士多德 ,  物理學  VI:9, 239b15 電影與其說好看,誠實的說筆者差點睡著;與其要我仔細的看一副畫作,我會認真的看油畫中的裸女。藝術品的好壞常說不可以用金錢去衡量;卻需要賭博式的讓人認為是好作品。人的價值用資本去評斷慢慢成了一種趨勢;但所謂「價值」又該包括什麼東西?從各種的立場來做評斷都是非常的不客觀;如此,運氣這樣的概念就形成了。 感覺來做描述,影片沉悶、茫然、看不懂、到底是、怎麼會 …… ,諸如此類的詞語會浮現腦海。不過除了導演本身要表達的以外,電影使閱聽人去思考片中的涵義或是拓展到啟發別種事件,筆者認為也是不錯的。

〈電影〉 阿基里斯與龜(アキレスと亀)

  導演:北野 武(きたの たけし) 片名:阿基里斯與龜(アキレスと亀), 2009 影片最後,主角真知壽(北野武飾)因為全身燒傷,繃帶包扎只露出一隻眼睛,他出院時醫生和護士見到那模樣都不禁笑了出來。依循這個模樣,主角拿了路邊撿到的生鏽又殘破不堪的罐子,去河堤邊的跳蚤市集擺攤販賣,價格是 20 萬元。 當然賣不出去。妻子(樋口可南子飾)來到真知壽面前。兩人在回家的路上,主角的這個動作讓閱聽人的我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與思考。不管主角或是導演,閱聽人的我似乎有了答案,很模糊不是很確定,但可以認為這是一個答案。   電影從這段悖論開始從,引用了芝諾(古希臘數學家)著名的悖論「 Achilles 跑不過烏龜」開始。 去 WIKI 查了一些資料: 「動得最慢的物體不會被動得最快的物體追上。由於追趕者首先應該達到被追者出發之點,此時被追者已經往前走了一段距離。因此被追者總是在追趕者前面。」—亞里士多德 , 物理學 VI:9, 239b15 電影與其說好看,誠實的說筆者差點睡著;與其要我仔細的看一副畫作,我會認真的看油畫中的裸女。藝術品的好壞常說不可以用金錢去衡量;卻需要賭博式的讓人認為是好作品。人的價值用資本去評斷慢慢成了一種趨勢;但所謂「價值」又該包括什麼東西?從各種的立場來做評斷都是非常的不客觀;如此,運氣這樣的概念就形成了。 感覺來做描述,影片沉悶、茫然、看不懂、到底是、怎麼會 …… ,諸如此類的詞語會浮現腦海。不過除了導演本身要表達的以外,電影使閱聽人去思考片中的涵義或是拓展到啟發別種事件,筆者認為也是不錯的。  

<文> 犬

犬 精靈總是希望跟人類一樣能夠擁有死亡這份禮物。這禮物被放在心底的森林盡頭,人並不喜歡前往觸碰它,甚至故意迷路不想靠近它。但確確實實是一份獨特的禮物。由犬引領我靠近了這禮物。 父親喜歡養狗,小時候的我對狗這種動物,說不上喜歡也稱不上討厭,純粹到認為動物只是動物的概念。 大學同學養了一隻狗,狗很可愛吸引了人群。小狗的周圍聚集了許多的人,我只遠遠靜靜的看著狗、看著因為高興擺動的尾巴、看著牠溼潤的黑鼻、看著牠讓人愛戴的忠誠雙眼。原來我是害怕「犬」的,甚至可以對朋友說我不喜歡狗,別讓它靠近我,還有一點虐待傾向。內心的厭惡油然而生,自然到以為犬是我天生的敵人。 國小時家裡有隻小黃,牠看見我時會撲上前不停的搖尾巴展現牠的高興,一種互信的一種親切的,很多種正面的顏色在我跟小黃之間;外公家有隻大龍,在我第一次看見牠時,大龍充滿了對陌生人的敵意。隔年再見到牠已經會跟在我身邊露出守護的眼神。這些接觸讓我感受狗在人們生活中所代表的不只是動物這麼簡單。 小黃是條聰明的狗,從那天放學後就消失了,屬於牠的一切都消失了;大龍的靈性讓人對牠充滿敬意,那個夏天牠也離開了。與我接近的狗都沒好下場,被吃掉、老死、腸胃炎、被車撞。 這是我第一次瞭解到關於死亡這件事情,是犬悄悄告訴我的。 假如小黃是被人吃了,牠的感覺是不是很痛苦;大龍因為老邁走到了盡頭,那這樣離去的感覺是否好一些。很多猜測的想法,臆測牠們是否這樣那樣,想要讓自己有個關於犬的明確的感覺。 我˙完˙全˙不知道!! 狗的離去,我的情緒可以模擬;當親人的走遠是可以想像。所以死可以解讀成生的對極嗎? 《挪威的森林》渡邊君面對死亡的態度,讓我不這麼害怕的去思考,關於生命行走在感官世界的意義。《魔戒》中的人類對世界的態度就與精靈的態度有著極大的不同,是因為人們擁有死去的原因吧! 犬其實潛存在我的生命裡吧,死亡其實不是生的對極;是潛存在生之中。  

<文> 黑色的路

在一座小山丘上座落了一個小鎮,柏油路貫穿了小鎮把它分成了兩邊。柏油路的盡頭到海邊剩下了黃沙,旁邊有間小屋,裡面住著一個小男孩。小男孩喜歡那條黑黑的柏油路,但某天以後他每天早上都順著路走進小鎮,穿過市集、茅草屋、小酒館來到小鎮的路口坐下來,太陽下山時也跟著回到在黑路盡頭的家。 鎮上大部分人都是從事一級產業,漁夫、農夫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鎮上最顯現代性大概就是那條黑色的路。關於小男孩鎮民也都好奇他的行為,但時間久了也都見怪不怪。 一個悶熱的下午,黑路的一端出現了一台車子,車慢慢的開向小鎮的路口,發現一個男孩檔在路中間,開車的是一位胖子,見了男孩便大聲說:「滾開!你以為路是你的啊!!」男孩不動,胖子驚訝了。太陽滾滾的照在黑路上,熱氣瀰漫了路上的所有東西。胖子生氣了,把男孩給連拖帶拉的攆到路旁。車子繼續前進,男孩不服氣的大叫:「這條黑色的路,是爸爸留給我的。」胖子顯然沒聽見,小男孩回到路中坐下。 男孩的父親是一位鋪路的專家,到過許多地方。應該說到過許多沒有柏油的地方,並且為那些地方鋪上黑色的路。對國家來說男孩的父親是非常重要的的一位專家,獻出了一生到老也都未娶親。當時年紀已經頗大的父親來到這小鎮鋪路時,遇上了他的真命天女,也擦出了美麗的火花,男孩的父親想在這定居下來,便在路的盡頭蓋了一間小屋。不久,男孩出生了,漸漸的長大。 鎮上的老舊廣播器發出噁心的聲音請各戶戶長到鎮長家開會。原來那胖子是政府派來做縮小城鄉差距規劃的前置官員。「國家大多鄉鎮都有人口流失與產業結構不平均的問題,此次前來希望可以跟鎮民討論如何建設這小鎮。」這句話迴盪在黑色的路上,跟胖子來的那天一樣熱氣從路瀰漫到整個小鎮。 那天父親對著男孩說想看看這條最後完成的路,男孩陪著老邁的父親走在路上,穿過小鎮來到了路口。在這個進入小鎮的路口,有著歡迎光臨的牌子,父親看著牌子對小男孩說了許多以前的回憶關於男孩的成長、關於母親、關於鋪路和關於 …… ,還說走過這路口父親的人生變得更美好了。那天父親的臉色不太好,卻總是帶著微笑。 自從有了這樣的消息,小鎮所有東西都活絡了起來,只有男孩每天坐在路口彷彿與什麼東西在生氣。鎮上繁忙了起來,小男孩坐在路中的行為,妨礙了公務的進行,被胖子軟禁在小屋。許多的人員與工程車從路湧進小鎮,頓時顯得熱鬧許多。 父親走那天是個雨天,紙上沒寫很多,「對不起,爸爸去找媽媽了。」男孩很生氣又悲傷,雨滴卻掩

<文> 無題暫定

假如愛走在漆黑中,和他牽手的應該是……。 一名穿著時尚的老伯,坐在充滿昏暗燈光的房間抽著煙。房門響起了敲門聲,走進穿著黑色半透明絲襪,腳上踩著紅色高跟鞋的長髮女孩。門口另外站著一位數著鈔票的平頭男性,他嘴上紅紅的檳榔印、脖子上金亮的粗項鍊和黝黑的膚色,散發出的氣息使人只敢斜眼偷偷打量。 轎車開在中港路的慢車道上,車窗外廣告看板絢麗的燈,閃爍在兩人平靜的臉上。平頭男與女孩一路無言,兩人眼神不時交接,顯露出一種微妙的關係。到達女孩被軟禁的住所,平頭男雙手緊抱住女孩,淚水不爭氣的從女孩的眼角流下。春宵多麼美好,特別是癡男配上傻女。 陽光是不容易照進女孩的處所,就算如此房間內的小植物依然盎然不失綠意。平頭男躺在女孩旁靜靜的說了:「我會想辦法把妳弄出去。」女孩的臉頰微微向上,緊張卻又浮現在她嘴角。 平頭男離開這地方,開車駛在藍天乍現的中港路。清潔隊、冒煙的早餐車、沒睡醒的大樓,窗外的事物都飛快的閃過他眼。「去把她贖回來,不行!偷溜的話,路線 …… 」在平頭男的內心,起了許多的想法。 一如往常的中港路,夜夜笙歌的台中市,有多少的無聲哀號。今天平頭男特別提早安置好所有小姐,往女孩的住所去。不見了,女孩不見了。老闆將女孩移往不知名的地方。 事情敗露之後,平頭男去了提款機領出所有現鈔,又回到空蕩蕩女孩的住所,翻出地板下的土製手槍和子彈數發。平頭男的眼睛爭得大大卻有清晰有神,脖子上的汗珠沿著金項鍊滑落浸濕白衣,口中的包葉檳榔也不停的跟發紅的舌頭在翻攪。那晚訕笑的月亮,目睹所有傻事。女孩在軟禁的地方看見詭異的下弦月,銀色的光把女孩的淚水變成了美麗的珍珠。 不久,開車的人變成了一個眼神呆滯的胖子。女孩也被迫回去工作,規律的上班軟禁上班軟禁,讓女孩感覺麻木。隨著年歲增加,女孩不在是當年的熱門貨。慢慢的上班時間越來越少,老闆也逐漸忘了女孩。 在台中市郊區女孩租了一間小套房,房間昏暗陽光不易透入,就跟那時候一樣漆黑的房間,牆壁上掛著一位男子大笑的照片,女孩手摸著照片,不禁腿軟了下來,眼淚隨之掉落,不過女孩隨即抹去,站起來慢慢走向門口堅強的打開了自己房間的門。 台中市破獲大型應召站,局長表示 …… 。  

(LRC)Bob Dylan - Workingman's Blues #2

Bob Dylan    Modern Times (2006)  Workingman's Blues #2                                                   There's an evenin' haze settlin' over the town Starlight by the edge(邊緣) of the creek The buyin' power of the proletariat's(無產階級) gone down Money's gettin' shallow(膚淺的) and weak The place I love best is a sweet memory It's a new path(小徑) that we trod They say low wages(薪水?) are a reality If we want to compete abroad My cruel(殘酷) weapons have been put on the shelf Come sit down on my knee You are dearer to me than myself As you yourself can see I'm listenin' to the steel rails(抱怨) hum Got both eyes tight shut Just sitting here trying to keep the hunger from Creeping it's way into my gut (毅力?) Meet me at the bottom, don't lag behind Bring me my boots and shoes You can hang back or fight your best on the front line Sing a little bit of these workingman's blues Now, I'm sailin' on back, ready for the long haul Tossed by th

〈電影〉 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

真愛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 - 中產階級之死 導演:Sam Mendes 出品:美國 / 2008 撰文/Howard Yang http://blog.roodo.com/hostsonaten/archives/8274181.html   「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改編自六零年代美國作家Richard Yates曾入圍國家圖書獎的同名小說,它描述了一對中產家庭夫婦及他們瀕臨崩解的婚姻,僅管出身於劇場的英國導演Sam Mendes早在他令人驚豔的處女作《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探討過類似主題,但相較於《美》片中那份調侃、戲謔的黑色喜劇趣味,《真愛》一片特殊的時空因子、及凝鍊的寫實氛圍,則是另闢蹊徑的全新詮釋。   影片設定在五零年代的美國郊區, 經濟的穩定、富庶使中產階級暴增 ,而政治上 右翼勢力抬頭、麥卡錫主義陰影籠罩,社會價值漸趨單一保守,工作、消費、成家生子……成為人人趨之若鶩的主流美國夢。 然而,表面上的太平無法掩飾心靈的荒蕪,如同影片中主角Wheeler夫婦所形容的,那是一個空虛而絕望的沉悶時代,任何異於主流價值觀的夢想,都會在鄰人、同事的冷眼及虛假微笑中,悄悄被漠視並遺忘。   影片中精準地捕捉了時代氛圍:穿戴軟呢帽、法藍絨西裝的男人們從康乃狄克郊區通勤到曼哈頓上班,攏成一片在中央車站浮動的灰濛人潮,而女人們則個個身穿小碎花洋裝與圍裙,髮線平整熨貼,在光鮮亮麗的家中相夫教子。平常的休閒活動就是到友人家作客、吃著主婦們做的可口點心、偕伴到海灘作日光浴、或開車進城到酒吧小酌一番,人人表情幸福洋溢,儘管他們言不及義地談著無趣的工作、房子、孩子,彷彿人生意義備盡於斯,沒有更多可能。而從五零年代末以離經叛道、桀驁文藝風格著稱的「垮世代」(the Beat Generation),到六零年代用裸體與花朵妝點「做愛不作戰」政治口號的長髮嬉皮,都在對此種封閉社會的壓抑、同質化(conformity),竭力進行反撲與解放,Richard Yates的這本小說自然也是對中產階級美國大夢的一道警諭,並進而從中描寫男女關係的疏離與孤獨本質。   影片開頭座落在如燈火璀璨的曼哈頓夜景,年輕的女主角April作著演員大夢,並遇上一個乍似聰明、和她一樣自命不凡的小夥子,此時一首四零年代爵士情歌《吉普賽女郎》(

〈電影〉 非誠勿擾

  導演:馮小剛 片名:非誠勿擾, 2009 假如是想看一部經典建議你換了吧;假如是想看電影時大笑,品嚐安排好的趣味橋段,那選它準沒錯。 《非誠勿擾》在大陸創下 3.4 億人民幣(約 16 億 1960 萬台幣)驚人票房…… 影帝葛優、影后舒淇拚演技…… 看過原著小說,陳玉慧所寫的《徵婚啟事》嗎?看過導演陳國富改編電影《徵婚啟事》嗎?建議你細細去品味電影、小說中的人物,一定會讓你有所感。 回到《非》片,電影故事架構很明確,容易看懂;作者認為吸引人的地方在主角秦奮(葛優飾)徵婚時面對每位前來的人的態度與互動。人物刻劃明確,也透露出人與人之間的微妙詭譎關係。部份內容擷取開頭主角的徵婚啟事,如下: 「你要想找一帥哥就別來了,你要想找一錢包就別見了。碩士學歷以上的免談、女企業家免談 ( 小商小販除外 ) ,省得咱們互相都會失望。劉德華和阿湯哥那種才貌雙全的郎君,是不會來徵你的婚的,當然我也沒做諾丁山的夢,你要真是一仙女,我也接不住。沒期待您長得跟畫報封面一樣,看一眼就魂飛魄散。外表時尚內心保守,身心都健康的一般人就行,要是多少還有點婉約那就更靠譜了。心眼別太多,歲數別太小,會疊衣服,每次洗完燙平,疊得都像剛從商店裡買回來的一樣。說得夠具體了吧! 我歲數已經不小了,日子小康,抽煙不喝酒,留學生身份出去的,在國外生活了十幾年,沒正經上過學,蹉跎中練就一身生存技能。現在學無所成海外歸來。實話實說,應該定性為一隻,沒有公司沒有股票沒有學位的,三無為海歸,人品五五開,不算老實但天生膽小,殺人不犯法,我也下不去手。總體而言還是屬於對社會有益無害的一類。 有意者電聯,非誠勿擾。」   相信光是這段徵婚啟事就扣人心懸了。片子前半段個人覺得還不錯,後半段就嫌老套。電影後半段故事針對,女主角笑笑(舒淇飾)與主角的互動。大致內容不多贅述。結局看似好的,卻又讓人似笑非笑的感覺,與其說是喜劇卻又給人帶點悲劇的矛盾。當然不容質疑,整部片妙語如珠相信各位一定會被逗的哈哈大笑。 所謂伊人,非誠勿擾;勤奮笑笑,伊人非誠。 大陸片有他們些固定的形式,也不妨深思這些形式背後所蘊藏的意義。

〈電影〉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版本比較#轉文

  原文  http://www.wretch.cc/blog/senas&article_id=28183299   珍‧奧斯汀 (Jane Austen)是19世紀英國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   她擅長描寫19世紀英國鄉紳家庭的生活,作品題材雖然不夠宏闊,卻以細膩入微的觀察和活潑風趣的文字,吸引了眾多書迷。20世紀以來,一些學者將其視為英語文學最偉大的作者之一,甚至有人拿她跟莎士比亞相提並論。   Jane Austen最有名的作品,當屬1813年的「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描寫貝奈特家族的女兒們(主要是大女兒珍與二女兒伊莉莎白)的愛情故事。故事中男女主角達西先生和伊莉莎白,兩人初次見面就互看不順眼,常常針鋒相對,卻在劇情的發展中,因為一些事件,而改變了對彼此的看法。傲慢與偏見這本書的原名「第一印象 First Impressions」,恰恰點出了這個故事的主題。   這本書與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的「大衛‧考勃菲爾 David Copperfield」(舊譯塊肉餘生錄),並列為作者最喜歡的兩部英國小說。珍奧斯汀與狄更斯的小說所描寫的主題雖然有異,(一個擅長描寫鄉紳生活、一個擅長敘述社會底層的人事物)行文風格卻都平易近人。   傲慢與偏見歷來多次被拍成電影、影集。其中的兩部,1995年拍攝的影集與2005年拍攝的電影。 Pride and Prejudice(1995)   共有六集。男主主角分別由Colin Firth與Jennifer Ehle擔綱。被認為是歷年來最經典的版本。Colin Firth所飾演的達西,真是丰采迷人啊。不用講什麼話,一舉手、一投足,就讓人感受到達西的自持與悶騷。Jennifer Ehle則是眾多版本的伊莉莎白,最受歡迎的一個。因為她的眼睛相當迷人。第一次在公視看到這個版本,還覺得這個伊莉莎白太老,不像是20歲。(原著伊莉莎白的年齡設定是20歲)大學重看,雖然還是覺得她太成熟了,不過不得不承認,Jennifer Ehle的演技相當精湛,她將伊莉莎白演得非常具有魅力。因為是影集,沒有趕場的壓力。所以很多經典對白都沒有錯過。 Pride and Prejudice(2005)   電影版。馬修麥迪恩 Matthew MacFadyen飾演達西,綺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