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閱讀-書摘」標籤的文章

《決斷2秒間:擷取關鍵資訊,發揮不假思索的力量》

圖片
《 決斷2秒間:擷取關鍵資訊,發揮不假思索的力量》 對心理學沒有基礎的狀態下閱讀此書,案例閱讀起來會非常有趣;但是要進入理論系統的研究時就讓人覺得疲乏。 用個簡單的重點來說,生活中總有某些時刻,尤其是在壓力沉重的時刻,我們的瞬間判斷與第一印象是幫助理解周遭狀況更好的工具。與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相比,轉瞬間的決定毫不遜色。 說穿了書中提到的案例,醫師、將軍、教練等等,他們在各自領域成功的原因至少有一部份是因為他們能夠形朔、操控與訓練自身的潛意識反應。 最有趣的、我認為精華的關鍵詞:「適應 潛意識 」(Adaptive Unconscious),用俗話說就是我們能自動化不動聲色的處理大量資料,讓我們生存得以正常運作。不能算是「熟能生巧」用賭徒的說法是「手心冒汗」更通俗的意思是直覺。 心理學家威爾森(Timothy Wilson)在《自己就是陌生人》(Stranders to Ourselves)一書中寫到:「最有效的心智運作方式,是必須將大部分高層次的複雜思維交付給潛意識;就如同現代的噴射客機能夠仰賴自動化飛航系統,盡量減少人為的、『有意識的』駕駛動作。對於衡量處境、警示危險、設定目標與發起行動。『適應潛意識』都能以精熟而有效的方式獨擅勝場。」

臉書幣速寫 Libra

圖片
聽著去年的錄音檔,有點感觸,發個廢文壓壓驚。 我用個幻想的比喻,我們對客戶簡報,要對準掌握金流的關鍵人物,才能高效率拿到錢。 Facebook 拿著子公司  # Calibra  的錢包產品,裡面塞滿與一整籃低波動性資產掛勾的  # Libra ,這是向世界銀行敲門了吧?還是24億的MAU蠢蠢欲動。產品白皮書的初期合作夥伴中,沒看到銀行。 可能銀行s還在猶豫,更有可能早準備好;像 JPM Coin 自己也來發個幣XDD(06.25開始測試使用支付和債券交易) 我沒有理工背景,白皮書的技術段看不懂,慶幸有朋友願意解釋,持續放空⋯⋯。 白皮書不是最重要的(這幾乎是慣性動作),但有幾個問題意識很有趣,讓更多人可以使用金融服務,誰會管你17億人口沒有銀行帳戶?我比較相信大旗子上,每個人都享有控制自己合法勞動成果的固有權利,然後轉帳、買東西、不要換匯、手續費再低一點,使用在簡單一點,完全不攜帶硬體出門⋯⋯,到底多懶? 我無法想像一個全球通用的支付寶XDD 你可以想像嗎? 就社群角度來說,如某網的社論標「Let’s stop the Libra FUD」我們正在迎接一個新的行為模式,非常讓人期待,先遺忘資金盤、老鼠會口以嗎? “It is out of question’’ that Libra “become a sovereign currency,’’ Le Maire said in an interview on Europe 1 radio. “It can’t and it must not happen.” 美國官方在產品上架之前,就發了公文請佐伯格說明相關使用規範。法國財政部長更用Facebook將成為影子銀行,請監管單位注意。 https://reurl.cc/djgzy 什麼時候我們家的  # 幣  也來STO  🚀 🚀 🚀  可以讓員工先買嗎? 台灣呢?  央行呢?

讀《幌馬車之歌》

花了一點時間讀了此篇文章兩次,第一次讀完時,腦海中是混亂與人物無法釐清。此文章有所謂的時間性,要是不小心恍神,就會常有「咦?怎麼會跳到這?」的驚嘆。第二次讀的同時,隨手準備了筆,做了一點整理,人物、時間、事件等等……。如此,就方便看這篇文章了。   也因為這篇文章,跑去買了人生中第一張電影原聲帶。《好男好女》電影原聲帶,在找的時候花費了一點功夫,後來在二手唱片行找到了。因為是網購,也使用了人生第一次的ATM轉帳。寫一篇報告,就用了兩次的初體驗,算是額外的收穫吧。 關於這篇報文,是學生目前讀本裡讀過中最喜歡的一篇。學生認為此篇確實是報導文學作品,雖然在讀的過程一直有種在讀小說的錯覺。 很明點的幾個特徵:: 採用了真實資料。 內容以資料拼貼,較少個人的書寫。 很冷靜的旁觀,較少批判。 好的報文是會借用小說的技巧。對於作者取材方面,收集了時間性較久遠的,較沒有所謂的時效性,也是個很特別的。 〈幌馬車之歌〉是個屬於時代的悲劇,讀完以後不免有些憤慨,這些心情卻只能像風吹一陣般,逍綜即逝。歷史的悲劇可以留下;不可以重蹈覆轍。當時的年輕人是多麼的有活力、有理想,相較於現在的年輕人,有點望塵莫及了。文中的人物是真真實實的存在過,請大家別抹煞了當時他們的用心。 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再文中,都很清楚的描寫了出來。那種肅殺、混沌之氣,現在體會不到,導致許多人跟本不明白台灣現在的情況是多麼的珍貴。 我們正好閃躲過那樣一個恐怖而不理性的時代,不僅也要懷疑今天大家享受的民主、自由(言論、思想、行動……)是不是奠基在這些菁英的屍骨忠魂之上,實在令人汗顏。基於這一丁點的思考和認知,我們確實應該好好的正視一下,先民的歷史和足跡,多去體恤和瞭解前輩為後人所做的犧牲,其價值和意涵的所在。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現在大家都習慣於當後人,相對於樹是越來越少。請保有一點熱血的精神,去做個前人。當種樹者多時,大家會更好。 藍博洲著,《幌馬車之歌》【增訂版】(台北:時報,1991)。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是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 1915-2005)的劇本,完成於1949年,是一部相當具有影響力的二十世紀戲劇。這部劇作被視為是一場對在資本主義下的美國夢相當嚴苛的批判。 《推銷員之死》演出後大受好評,贏得了1949年的普立茲獎,讓米勒成為美國的全國性作家。 劇情簡介《推銷員之死》的主角威利·羅曼是一位逐漸在現實生活中失去事業能力的推銷員。 威利的做事態度強調熱心誠懇以及交朋友的能力,他也一度聞名於整個新英格蘭,經常長時間開車四處兜售,他的兩個兒子畢甫(Biff)與哈比(Happy)讓他在鄰里間引以為傲,他的妻子琳達(Linda)則每天愉快的微笑。 隨著時間過去,他的生活逐漸失去過往的控制。威利已經辛苦工作了半生,而且應該要退休了,享受物質富裕的生活,並且在電話中不斷失去與過去的顧客之間的交易—特別是在一連串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與情境重現(flashback )等精神症狀後,他也失去了可以長途駕駛的能力。 他被一個年紀可以當他兒子、而且是他當年欽點的後生晚輩炒了魷魚,而被迫要向之前的競爭同儕查理(Charley)貸款過活(p104,p257);他所有的老朋友與之前的顧客統統都不記得他了。 而他34歲大的兒子,畢甫,並沒有跟上父親所走過的道路,而小兒子哈比總是成天無恥撒謊,假裝是一個完美的羅曼家子嗣。相反的,查理(威利曾經對他的兒子們說,這傢伙並不討人喜歡)卻成為了一位成功的生意人,而查理的兒子伯納德(Bernard),小時候是一位不耀眼的書蟲,長大後卻成為出色的律師。 而因為威利在一次商務旅行中出軌,還讓畢甫失去了對他做為父親的信心(p125-131)。 最後,威利還不斷被對他死去的兄長班(Ben)的回憶所糾纏,班曾經在早年前往非洲時說過:「…只要我能夠走到外頭,我就能變得有錢!」( And when I walked out, I was rich!)這句話不斷在他心頭縈繞,所以即使畢甫與哈比在家中束手無策,但是威利還是打算要找個方法,解決目前的困境。 這部劇作的結構使用了意識流[1]的手法:威利不斷在他的客廳、下舞台、前舞台以及在虛幻的過去中,還有在想像中與班的對話中移動。米勒透過這些不同的狀態,更細膩、完整展現了威利的夢境以及在人生中的現實,以及讓角色出現在溫暖以及

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1984 年,發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是一生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小說以編年史的風格描述捷克人在「布拉格之春」改革運動期間及被蘇軍佔領時期適應生活和人際關係的種種困境。1988年,美國導演菲利浦·考夫曼將其改編成電影《布拉格的春天》(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1988。 [1] 小說共分七大章節:一.輕與重 二.靈與肉 三.誤解的詞 四.靈與肉 五.輕與重 六.偉大的進軍 七.卡列寧的微笑。 網路的介紹還有這樣的詮釋:書中作者奏響了四重奏:托馬斯,特瑞莎,薩賓納與弗蘭茨。通過各個人物的角度講述了一個存在主義的主題,重還是輕?政治對人生命的扭曲程度到底有多大?昆德拉借薩賓納的口說出了「我不是反共,我是反對媚俗!」。藉此表示了他自己的取向。 [2] 從眾多 Kundera 作品《笑忘書》1979或《不朽》1990等等中做選擇,那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1984這部故事性會讓人容易閱讀。關於環繞「布拉格之春」這歷史事件,既然是小說的背景建議1.瞭解歷史層面的布拉格之春。接續進入文本建議2.思索篇章一到五如此安排的用意。 Kundera 這部小說本身就有許多哲學性的思考,甚至是議題性的問題,所以在閱讀時除了劇情的前進外;不妨做個簡單的紀錄,小說中提出的一些問題加以思索;可以的話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或篇章做個標記。 篇章三、誤解的詞第10個小節——「結束了日內瓦的四年,薩賓娜定居巴黎,但未能逃脫憂鬱……,她總是很難找到語言來回答。我們想表達我們生命中某種戲劇性情境時,曾借助於有關重的比喻。我們說,有些事成為了我們句大的包袱。我們或是承受這個負擔,或是被它壓倒。……,那薩賓娜呢?——他感受了一些什麼?什麼也沒有。她離開了一個男人只是因為想要離開他……。她的人生一劇不是沈重的,而是輕盈的。大量降臨於她的並非重負,而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在此之前,她的背叛還充滿著激情與歡樂……。薩賓娜感到空空如也,這種虛空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標嗎?……,我們追尋的目標總是不為我們所知,一個姑娘渴望結婚渴望別的什麼但對這一切毫無所知,一個小伙子追求名譽卻不懂得名譽為何物,推動我們一切行動的東西卻總是根本不讓我們明瞭其意義何在。薩賓娜對於隱藏在自己背叛欲念後的目的無所察覺,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這段簡單的從薩賓娜解釋了她的生命中一些誤

讀《萊辛頓的幽靈》

非要從眾多村上春樹出版品中選一部入門書—《萊辛頓的幽靈》會是最佳首選。村上式孤寂的書腰,藍色、冰雪與暗色河流,封面的氛圍引人平靜,一如內容精簡的短篇小說。 《萊辛頓的幽靈》收錄村上春樹的七個短篇,訴說七則如夢似真的人生際遇,描寫與幽靈、怪獸、冰男,與海浪等種種有形或無形的恐怖或執念的邂逅。而有時,如村上春樹所述:「 我們在這人生中真正害怕的,不是恐怖本身。恐怖確實在那裡。……以各種形式出現,有時候壓倒我們存在。但最可怕的是,背對著那恐怖,閉起眼睛。結果我們把自己內心最重要的東西,讓渡給了什麼。 」(時報閱讀網) 都市叢林雅緻的寓言故事和自我幻想的孤單延伸;〈沉默〉是在下認為很吸引人的篇章。 沉默無語卻很深刻 充滿成穩內斂味道的大澤,篇章中沉默反襯記憶櫃子中那段國中高中面對自我意識強烈的年齡。篇章中的另一位角色青木。大澤是這樣說的:「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大概一生都會有這麼一次吧。我是說毫無道理的討厭一個人。」篇章用大澤角度回憶方式,開始了村上式的孤寂。 故事尾聲是有這樣的一段話:「 不過我真的覺得恐怖的,是對青木這種人毫無批判的接納,毫無保留地相信的傢伙們。自己什麼都生不出來,什麼都不瞭解,卻被別人順口的話、容易接受的意見所鼓舞而採取集團行動的傢伙們。……沉默像冷冷的水一樣逐漸滲透一切。而在沉默中一切都逐漸融化成泥濘。在那裡面我一面融化下去一面拚命喊叫,但沒有任何人肯聽我的呼喊。 」 村上式孤寂中在此篇章深刻描述每位讀者,我們都可能成為青木、容易相信他人的那群或是大澤。在〈沉默〉裡看見都市中人,用閒談回憶的方式訴說這樣一個故事,桌上的咖啡冒著煙,說故事的人眼神彷彿看著一種很眩的東西。 關於《萊辛頓的幽靈》其他篇章 從幾部篇章就可看見作者濃濃象徵風格例如〈冰男〉、〈綠色的獸〉、〈萊辛頓的幽靈〉;充滿遐想與奇幻。《萊辛頓的幽靈》這部收錄了幾篇很早就創作的短篇〈盲柳,與睡覺的女人〉。承襲一慣村上春樹摩登感書寫、象徵式書寫,換句話說,有著道地的村上風格詮釋關於「孤寂」這樣的狀況。 這幾個篇章中寓意深沈的也有之,雖然與芥川龍之介先生短篇小說冷峻陳述社會醜惡的題材不相同;在新穎與幻想上某些部份有相似之處,例如:〈綠色的獸〉、〈冰男〉與〈鼻〉、〈河童〉使讀者遐想的範圍就很廣泛。 電影翻拍篇章〈東尼瀧谷〉,在靜宜大學也以納入參考資料;另外

讀《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

「這不是一個關於英雄行徑的故事,也不是某個憤世嫉俗者的見聞;至少那不是我在寫它時候的初衷。這是兩個有共同精神與相似夢想的生命體一起走過的一段經歷。在九個月的時光裡,可以出現在一個人腦子裡的事情多得不計其數;……錢幣已經拋了起來,正在翻轉當中,有時轉到頭像那一面,有時後轉到字那一面。我將要透過我的嘴巴,用我自己的語言,重述我雙眼的所見。……這本日記的觀點真有點偏頗之嫌,也已經沒有誰可以被怪罪了,因為,寫這本日記的那個人,在他重新踏足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就已經死了。……漫遊南美洲對我所造成的改變,遠超過我所能遇見」 [1] 以上是其作者在書寫時所撰寫的一段話,本小組一致認為是最可以當作此本書的書寫觀點的引言。假如非得要說有什麼論述的話,從篇章〈這奇怪的二十世紀〉中的一段有趣的書寫(P.240—P.242),作者在加拉卡斯的所見的人們與都市,甚至與當地人起了小爭執時的對話,都富含某種其今後所醞釀的。那段爭執是:其拿了相機照了居民的小孩,小孩因此大哭,當他被石頭伺候時的謾罵裡最惡毒的是「葡萄牙人」。 參閱過此人的讀者,都會瞭解到格瓦拉是個反資本主義者,信仰馬克思主義,但這本書中雖然還不明確的透漏出來,卻慢慢醞釀了其革命的泉源。我想假如有什麼角度與論述的話,以上是簡單的闡述。 本書短短的兩百多頁,實際上可能更少於兩百頁。在本小組眼中屬於異國情調的書寫可說篇篇精彩。本小組嚴選幾篇作為初次閱讀者可以優先閱讀的方向:〈拉吉奧坎達的微笑〉、〈丘吉卡瑪塔礦場〉、〈在帕恰媽媽的天地裡〉、〈世界的肚臍眼〉、〈印加之地〉、〈勝利者的家鄉〉、〈讓人失望的總督城〉、〈往加拉卡斯〉、〈這奇怪的二十世紀〉。 在這趟旅行中看見了南美洲被殖民的現況,紅人(族群)的歧視問題、工人勞動者的問題、婦孺的問題、官方制度的問題許多問題都在這本手記中有初步的概述;地景方面有多篇關於印加文明的書寫,更有多篇關於其經過住宿的城市描寫,在〈讓人失望的總督城〉一小段摘錄 「 利馬是個引人入勝的城市,過往的殖民歷史已經埋藏在新建房舍之後……,利馬所代表的是尚未從封建殖民中脫身的秘魯,還在等待一場真正解放的鮮血洗禮。 」 還敘述了城市中文化深度與廣度的相關事件,之後結束對城市描述時的一段摘錄 「 利馬和科多巴並不很像,但都有同樣的殖民氣息—或者該說是內陸城市的那種風貌……。 」 對於異國情調書寫的感受上

讀《許三觀賣血記》

「 余華以奇詭的人事情境,冷冽近乎黑色幽默的筆法,訴說一則則荒誕也荒涼的故事。即使在渲染涕淚飄零的時分,仍有著誼屬頹廢的放縱。父系家庭關係的變調,宿命人生的牽引,死亡與歷史黑洞的誘惑,已成為他作品的註冊商標。而這些特徵競以身體奇觀——支解、變形、侵害、瘋狂、死亡──唯依歸。 」( 王德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