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09的文章

〈電影〉 送信到哥本哈根 I am David

  I Am David 90 min - Drama - 5 November 2004 (UK) IMDb Ratings:7.1/10 from 3,992 users Director: Paul Feig 從《精神分析引論新講》中人格理論奠基於性心理,並展開三個系統,即本我( Id , It )、自我( Ego )、超我( SuperEgo )。「本我」是人格深屬基座,是生物傳承的動力。其表現在生存機制的為饑餓、渴、性及反射原型,弗氏認為可能受制於快樂原則。 [1] 《送》片中主角本我表現的最強烈的地方在於,他偷了集中營長官的「香皂」,渴求乾淨的身軀,洗滌疲憊與污穢。集中營內主角的精神支柱 Johannes ,代替他受到懲罰。如此,「香皂」在主角的認知中變成了不只是單純的盥洗用具。 「自我」是人格折衝部份,屬於社會面的範疇,她考慮到現實的限制,如社會心理的希求(規範、他人立場)以及自身生存必要條件,道德憧憬倫理,及社會期望形象的面具問題,使人格表現都能滿足此三立場的認可,因之是受制於現實原則。 主角因為從小在集中營長大,對於外在世界一無所知。但是因為集中營的艱困環境培養他面對陌生環境都有超強適應的能力。 在《精神分析引論新講》中從「焦慮的準備」來看,可以理解為: 1. 焦慮前的准備 2. 用焦慮來形容准備。焦慮的概念:是人們對預期的不良的處境所產生的一種自覺不愉快的情緒反應。焦慮的普遍化—過去創傷經驗的線:焦慮反應大部分能調節自己以應付新的危險環境,能成功避開危險環境或護衛自己。 [2] 就是說,焦慮的準備是好的,能夠幫助生存,說穿是本能的一種。但是焦慮的發展將發展出許多焦慮症,特定對象恐懼,社交恐懼等等。從「麵包師父」、「講話尖酸的店員」和「在舉行餐會的面目猙獰的女主人」,主角對於這世界產生了疑問,相較於集中營 David 情願學習如何在這更大的社會中生存。這是自我心中考慮到生存的條件,所做出的抉擇;才詢問如何才可以賺取金錢。 當然 Johannes 告訴他的美好的世界,找尋屬於自己的自由;建立他對社會、道德的想像。上文中提到的「香皂」是他跟 Johannes 之間的共有牽絆;雖然一度捨棄它,但是看見天空翱翔的飛機,又喚醒對於自由的渴望。主角在旅途的最後,遇到了老婆婆。在對談中,老婆婆問主角「你看到自己什麼?又是怎麼看自己?」想起在集中營的過去,頓時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