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維也納復仇

 


最近刊登於紐約某報的「維也納復仇」影評。


以筆觸犀利聞名的影評人Armond White主筆。


 


復仇—感傷的最佳良伴


 


「孤單可能是現代生活永遠逃不開的感受,但我仍覺得它是幻象。我們老認為自己和世界脫軌,以此矇騙內心的真實。」— 導演 斯佩曼尼


 


文:Armond White (現任紐約影評人協會主席 / 知名影評人)


 


一位極有可能成為大師接班人的大導演,終於把電影從尼爾拉布特、麥克漢內克、拉斯馮堤爾、葛斯范桑和陶德海因斯這些病態導演手中拉回一些理智。奧地利導演兼編劇格特茲‧斯佩曼尼(Gotz Spielmann)第五部作品【維也納復仇】五月首次在北美上映,這部片給予上述導演的病態電影一劑解藥,終於脫離爛故事情節中無法避免的陰鬱。


 


逼近中年的男主角阿力在維也納一間脫衣酒吧擔任保全,和美艷又純真的應召女塔瑪拉有一段地下情。這對情侶檔讓人想起黑色驚悚片常出現的典型角色,總是試圖逃離大城市造成難以承受的夢魘,如約翰休斯頓的經典作品【夜闌人未靜】或尼爾喬登2002年的【義賊】。【維也納復仇】導演斯佩曼尼並沒有陷入黑色電影慣用的討好公式,開頭沈著冷冽的調性讓人想起黑澤明電影中的留白情緒,以及法斯賓達早期作品中煙花柳巷的高級地下社會【維】片的質地可說遠遠超出近期一些虛張聲勢跟隨潮流的風格電影。


 


【維也納復仇】更修正了電影裡的黑色成分,把它重新拋光打亮(與片名「復仇」代表的重生意義有異曲同工之妙)。阿力搶劫銀行失敗,人生開始轉往意料之外的方向,為了跟蹤破壞計畫的警員,阿力替住在郊外且關係不親的祖父打理農場並住了下來,不僅漸漸融入鄉間生活,也再次重新認識最原始的自己。經由孤獨感、勞力、與警員太太相遇的機會,阿力「為何而存在」的信念無限擴大,這些並不是生來就知道的事。斯佩曼尼追尋對於生命的認知,在當代電影中曾一度被科能堡或拉布特過度風格化的虛無主義剝離殆盡,但終於在【維也納復仇】中讓觀眾再度看到。


 


【維】片對生命的觀點非常堅定,沒有任何一絲矯情。阿力和祖父帶著距離感的親情,因兩人共同的基因甚至人性上的共通點,得以平穩維繫。導演說故事的功力很高明,每個角色所處的困境巧妙經由另一角色表達出來:應召女對現狀的不滿對應警員太太無法受孕的生活,阿力的哀慟對應警員的悔恨,這些都是帶有張力的安排手段(斯佩曼尼也是本片編劇),卻同時在情感上提供極大共鳴,一次備齊了戲劇和電影雙元素。導演在訪談時曾提及,「孤單可能是現代生活永遠逃不開的感受,但我仍覺得它是幻象。我們老認為自己和世界脫軌,以此矇騙內心的真實。這種疏離感源於自我的想像力,我們存在於一個大集合體中,經由受限的認知而產生的孤單感,並非來自生命本身。」【維也納復仇】將這超然的情感連結起來,像極了勞勃阿特曼同時具黑暗和治癒性的傑作【銀色性男女】。


 


以「新黑色電影」層面來說,【維也納復仇】將柯恩兄弟鬼才之作【險路勿近】中迷失的感性部分補齊了。一開頭像是不帶甜味卻更加乾醇的【玩命快遞3】(如高達所說,一個女孩,一把槍),故事繼續進行並加深層次,開始讓人想起黑澤明電影被無表情覆蓋住的情感,然後再漸漸更加多元。當阿力將槍拋入湖中(出自放棄,而非正義),湖激起令人敬畏的大自然現象,在大衛連的電影裡常常可見類似手法,斯佩曼尼讓大自然幻象和心理束縛精準地相互對話。當兩台攝影機各自轉入林中,切換的瞬間終於讓人瞭解,新一代傑出導演在此誕生。


 


攝影師Martin Gschlacht給予電影一股令人陶醉的沈靜,瞄準日常生活中迸出的大小火花,一開始以傳統角度切入,漸漸帶出莊嚴的質感。導演說,「電影能夠探索更深層面卻不流於虛無,最主要的原因歸功於生命背後的秘密。這正是我想聚焦的主題,生命呈獻的那一團謎,以及它所散發的美。」


 


這一部環繞銀行搶劫事件的電影,讓人想起希區考克談到他著名的自創詞 Macguffin(麥高芬),「麥高芬就是間諜片中大家追得要死的那份文件,但卻不是觀眾看電影時最關心的東西。」斯佩曼尼拋開表面的懸疑,萃取美感,藉以幻醒電影真正的價值。


 


在【維也納復仇】結尾,生命仍然極其複雜,但最終,仍能帶領觀眾認同它的豐盈和完整。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論海明威〈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空間意象

安達魯之犬 Un Chien andalou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