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らしょうもん)導讀

片名:羅生門(らしょうもん),1950
導演:黑澤明(くろさわあきら
出品國:
編劇:芥川龍之介

2010-04-15 22 46 21.jpg 

  看完芥川龍之介作品〈羅生門〉;又看了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才發現電影版的《羅生門》最主要的角色既不是賤民也不是老太婆,而是芥川龍之介作品〈竹籔中〉的強盜、行旅丈夫及其豔麗不貞的妻子。電影開場以羅生門三大字全景出現,下著大雨,雨水順著門簷嘩啦落下。故事便開始。電影結合〈竹藪中〉與〈羅生門〉的故事場景與書寫人性的精隨而成。筆者在另一部電影《生之慾》就對志村橋有深刻的印象,那位公務員唱著讓人落淚的歌。而後在《羅生門》與《七武士》中對志村橋與三船敏郎有了深入的認識。
         在〈羅生門〉文中拔取屍體頭髮結繩變賣的老太婆,對著躲雨看似正義的賤民說:「……,反正是沒有辦法嘛。你當我作這壞事,我不作就得餓死,也是沒有法子呀!我跟她一樣都沒法子,大概她也會原諒我的。」賤民說:「那麼,我剝你的衣服,你也不要怪我,我不這樣,我也得餓死嘛。」賤民奪取老太婆一物後消失在夜中。
    而電影中運用〈竹藪中〉的情節,描寫由三船敏郎所飾演的強盜在山野的道途中,在趕路的男人面前強暴其妻,終而殺死男人,而女人則在荒亂中逃跑,最後強盜與女人俱落入官衙中受審。在整個審訊過中,強盜、被強暴的女人、被殺死的男人的幽魂、有偷竊死者失物嫌疑的樵夫、行腳僧、捕快等等角色人物,對整個強暴兇殺案過程做出於己有利的供詞。[1]
        電影敘事結構以羅生門下躲雨的樵夫、行腳僧與窮人為主要線路;再以強盜、女人、女巫(招魂)與樵夫對兇殺事件的說詞為旁枝。最後樵夫取得行腳僧信任,抱著棄嬰走在雨停後陽光下,面露詭異之貌結束。
            導演對於人性的刻劃,筆者無法明確用文字表示。電影所營造的人性價值讓人迴響與思考。每位角色為什麼對同件事情有不同的說法?角色在意與害怕的是什麼?或許這樣的思考方向有助於閱聽者觀看電影。
        總歸,事件真相與人性的交結,譜出這樣一部讓人迴盪的電影。


[1] 童長義,〈羅生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論海明威〈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空間意象

安達魯之犬 Un Chien andalou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