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DEPARTURES

DEPARTURES 130 min - Drama | Music - 27 February 2009 (Taiwan)
IMDb Ratings: 8.1/10 from 18,868 users
Director: Yôjirô Takita


關於入殮的資料:將亡者遺體安置入棺稱為「殮」。在一連串喪葬禮禮俗中,「入殮」因大多在夜間或者凌晨舉行,因此又成為神秘中的神秘。封蓋前的入殮行為稱為「小殮」,此時是瞻仰亡者遺容的最後時刻,封柩蓋棺稱為「大殮」,即是與亡者天人永訣的開始。[1]
某部奇幻小說中有著人類、精靈與怪獸,精靈這樣羨慕著人類;死亡是最美好的禮物。古時更將死去視為一種自然的象徵。
文本敘事結構上以男主角的夢想與家人間的關係為隱藏性的主軸;電影表面上看似因失業進入這行業,從禮儀師的對亡者的尊重下譜出一個一個動人的故事,即便電影沒有明確的帶入每個家庭每個人,但透過禮儀師這樣的方式,巧妙的讓觀眾有著許多的想像。
看電影時請注意以下物品或片段:
1.大提琴—男主角的夢想是彈大提琴,從電影開頭昂貴價格與不告知妻子的方式明確點出;實際上,大提琴也代表著失去家人後,維繫親情的重要物品。
2.澡堂—從澡堂老闆的兒子,帶出日本一般大眾對這樣職業的價值觀感。(妻子的回娘家、澡堂兒子的鄙視與顧客親人言語的揶揄)
3.石頭—男主角與家人間的情感象徵。
4.鮭魚逆遊與飲食—這兩個部份除了先前處理主角夢想與家人關係外,是最精彩的部份。從一開始的放生章魚(卻死了)到因為工作關係無法正常吃飯(第一次接觸這職業),最後逐漸熟悉與自我突破內心困境後的大吃(與社長談話吃魚白,社長說著:「啊,真是好吃讓人為難啊!」);主角站在橋上看著鮭魚逆遊而上後與路過的人之間的談話,將文本重要概念「死去」詮釋的非常生動,進而體悟為一種自然的態度面對。

文本若只探討死去的不捨與苦痛,終將淪為一般悲傷與眼淚的庸俗品。文本透過前後呼應與伏筆的安排,展現「死去」除了別離之外的其他角度。文本敘事的不只有宗教還包括在世者的種種範疇。文本中禮儀師除探究往生者死亡外並試圖對比在世者對「死去」這樣氛圍態度,更讓死去變成親人間的總結算。
往生者對於禮儀師,無論是否相識,在為大體化妝時,希望為親友保留最美與最熟悉的往生者,也因為如此,所有的重要化妝依據都成了親友的最後告白。也因此延伸了一個問題:葬禮究竟是為誰而辦的呢?是死者?還是生者?禮儀師只能尊重,不能代替死者家屬做決定,如文本開頭為一具美麗女屍化妝時,摸到下體卻一愣,不是女兒身,是男兒身。主角轉身向社長求救,社長問家屬:「有分男生的妝與女生的妝……。」又或那位因為車禍過世的少女,眾人還在靈前爭吵、將過世的父親吻滿唇印送走……,這些都是尊重與對死去的一種高尚態度。

文本最終將主角夢想、親人與這命中注定的職業,以主角為父親送行為結束。父親手中的石頭,響起的大提琴配樂,主角為父親所做的送行,都在逐漸清晰的父親臉龐悄悄的結束。敘事上有著古典好萊塢的美好結局,讓人看完不禁淚水潺潺落下。

死不是生的對極是存在於生之中ノルウェイの森


[1]楊雯馨〈身後事—台灣道教殯葬習俗之淺論—台灣傳統殯葬習俗之淺論〉。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論海明威〈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空間意象

安達魯之犬 Un Chien andalou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