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撒必須死 Cesare deve morire


Cesare deve morire (2012) 76 min - Drama - 22 June 2012 (Taiwan)
IMDb Ratings: 7.3/10 from 1,103 users
Directors: Paolo Taviani, Vittorio Taviani



《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莎士比亞的其中一齣悲劇。故事描述一眾羅馬元老計劃並成功刺殺獨裁官凱撒的經過。「Cry 'Havoc!' and let slip the dogs of war.」,第三幕,第一場:這是馬克˙安東尼發現凱撒被謀殺後的其中一句說話。此處的「dogs」並不是指狗,而是工具。

我們可以這樣解讀監獄中戲劇的重生隱喻:當演出結束,囚犯面對囚房就是囚房;不再是戲劇模擬的擬像,羅馬、凱撒、布魯托……。「公共酷刑在創造一個秩序良好的勞動力群體方面幾乎毫無用途。在不到一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懲罰將不再被看做是報復,而是一種改造。懲罰過程的目的將被看成是對普遍社會秩序的維護,也是使『被改造』個體進入社會秩序的再整合行為。」[1]
   


繼續探究監獄和戲劇的關係,所謂真實「囚犯」和戲劇在鏡頭下形成一種,獨特電影或紀錄片的遊走氣氛。每當進入黑白排練戲劇,「凱撒在三月十五將被殺害」,真實「囚犯」的形貌打斷了戲劇的文本性質延展至囚犯本身,產生一種互文性:在囚犯中看見戲劇與罪犯的交混,從瞭望塔上的警衛便可見其中特別的情況。「讓我看完這幕」,反而不是「讓我緊盯這些囚犯」。

筆者不敢確認囚犯到底會不會因此重生?

但當導演用彩色與黑白的視覺安排,這樣的「重生」或許和引文中「改造」有了一種相似的關係。

  


電影形式上的突破,但就小說或戲劇這樣的藝術形式遊走,其實一直讓批評者蔚為著迷。該用何種範疇去看?對演員有什麼影響?藝術價值的評估作者、作品、讀者和演員,演員被從作品中突顯。

對於戲劇確實內容該更一步討論,著實對 本片會有更深之著墨。


[1]《福柯與德里達:理性的另一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05),頁108。
資料參考:IMDb、圖片援引自網路(如有侵權煩請告知隨即刪除)、開眼電影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論海明威〈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空間意象

安達魯之犬 Un Chien andalou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