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文> 〈入秋〉

 〈入秋〉  入秋了吧,這樣冷冷的還有涼涼的吹起窗簾的大風;不是​大暑悶悶熱熱的又讓人流汗的嘴唇,處暑的尾巴今年好像特​別早露出來——為了夏天而留短短的頭髮,都跟稻穗一般漸​漸的變長而垂夏。  結果是考研究所的關係,沒時間去剪髮;第一次聽見你的哭泣。高等教育的指導下,我清楚理解「傾聽」也是一種安撫。  按了結束通話,母親問我「這個月的電話費怎麼這麼貴。」  「大概石油漲價了。」我說。  風吹過頭髮,晃啊晃得的長度;不是規定剛開始的必須一定看見頭皮的極短髮。年輕也開始下垂,因為發生了很多事情你這樣說著。我清楚明白高等教育裡面教導我,傾聽很重要即便我常會分心到別的事物上。  結果是退伍的關係,頭髮開始留為過去的長度。  按了結束通話,母親問我「這個月的電話費怎麼這麼貴。」   「大概我交男朋友了。」打趣的說。  吹進窗的風來到床邊我的瀏海末梢,輕輕拍拍我肩膀,提醒我別過於專注夢中那位百分百女孩。因為夏天,想留一顆新潮的與過去不同的短頭髮,卻一直無法乾脆的走進理髮店。高等教育下沒有教導我們,該如何傾聽自己的聲音。 結果是颱風的關係,才吹起這樣的大風。  按了結束通話,母親問我「這個月的電話費怎麼這麼貴。」  「我自己付可以嗎?」笑著說。  

論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旅行書寫

一、 台灣文學中八、九○年代,女性旅行書寫之研究已有碩士論文出現,而本篇命題為旅行書寫,實為針對張惠菁單本散文集《你不相信的事》中歸納作者對於旅行—父親的意象詮釋。 何蓓茹《九○年代女作家的旅行書寫 九○年代女作家的旅行書寫–以鍾文音、師瓊瑜、郝譽翔、張惠菁為核心》[1]此篇從九○年代女作家中挑選出四位風各異作家:鍾文音、師瓊瑜、郝譽翔、張惠菁,藉由分析散文旅行書寫,關於旅行時與他者的交會以及異地行腳的觀察,發現新世代女遊作家旅行書寫的意義。第四章:遊女在他方中第一節父鄉的想像與追尋,專注於父親的故鄉為討論,近一步分析散文中想像與自我的父親印象追尋。鄭恒惠《家庭‧城市‧旅行─台灣新世代女性散文主題研究》[2]此篇從六位新世代作家散文作品中歸納家庭、城市、旅行三大主題,依循由內往外的脈絡,從家庭內部私人空間移動到城市、公園等開放空間,至擴大全球的流動。第二章中將五○—七○為一單位概述;八○—九○為一單位概述,試圖論述出台灣文學中女性散文書寫的文學脈絡。第五章中,旅行:在移動中重新安置自我。第二小節自我的追尋者中,對父親的尋訪與本篇有相近之處與之參考。以上兩篇碩士論文,明確且清楚的將台灣八、九○年代女性旅行書寫,歸納且整理出系統與脈絡。但就作者部份,對於旅行—父親的詮釋尚待更深入詮釋。吳品誼《漫遊於虛構與紀實--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之時間書寫》[3]將文本納入時間思考的模式下撰寫,透過旅行與紀錄的方式為論述觀點。與筆者觀點雖有些出入但就時間論述上依然為之受用。 本文討論篇章為〈在二十一世紀訂婚〉、〈無岸之河〉、〈旅行的意義〉、〈三個人去逛一○一〉、〈父親〉、〈集會〉、〈甜美的人〉、〈夢小鎮〉、〈父親荊棘〉與〈另一種時間〉。《你不相信的事》散文集中共收錄五十四單篇,其中上述十部篇章為本文討論範疇。 筆者透過以上篇章,將分為三個階段:一、作者書寫父親與家庭。二、與父親在飛機旅程上過世的書寫。三、父親過世後,對父親探查與自我世界的旅行踏查。 本文研究限制上,旅行、家庭、城市與父親都已有相當程度的論述。因此,於父親死亡的書寫就屬本文論述之重點,就死亡書寫的研究範疇中,居多牽涉心理學、生物學、精神分析諸多理論分析,且就本文旅行、父親與死亡探討,理論上欠缺統合也無一定之脈絡研究可參考。筆者試圖從作者文本空間著手,更進一步歸納七部...

論海明威〈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空間意象

一、前言 本文嘗試論述海明威短篇小說〈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中的空間意象。從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2002)社會理論中對於象徵權力的解釋,並為之觀點切入文本空間加以詮釋。 從文本背景、文本畫面、對話與典型人物動作,進一步詮釋作者之意象,或論其中之涵義——群山、白象、墮胎、男女、對話、酒吧、喝酒、火車站等等,諸多字詞筆者都嘗試整理後論述。 因為是英文選讀的關係,也嘗試用英文編寫;但明顯似乎無法完成全文使用英文,因此請老師多多包涵中文夾雜英文。 The story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 by Ernest Hemmingway, is about a young couple and the polemic issue of abortion. Though the word “ abortion” is nowhere in the story, it is doubtlessly understood through Hemmingway’s powerful use of two literary elements: setting and symbolism.[1] 這篇小說首次發表在西元1927年出版的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Men Without Women)之中。故事用記敘手法來描寫男女間關係和墮胎問題。《白象似的群山》在大多數評論中都是簡潔且易讀,小說中象徵技巧,簡單卻又寫實的對話,及將廣泛的爭議話題——墮胎——納入小說之中。這些情節構成這個小說易於引導到海明威最低限度的故事風格,此即海明威所陳述的冰山理論[2](Iceberg Theory)。小說也勾勒了角色設定可以對小說的意義提供多大的貢獻程度。 小說內容簡介,在西班牙的某個小火車站,由巴薩隆那開往馬德里的快車還有四十分鐘到站。一對男女,他們在車站的酒吧外喝酒,等著火車。這期間大约半個小時,兩個人交談著,小說書寫了男女間談話的情形。女方懷孕了,男人感到有些不耐煩,希望女方去墮胎。 而小說內文,對話佔了大部分篇幅。也是因為如此筆者在分析就對話的空間意象試圖論述作者書寫風格下的深厚含意。 二、空間意象分析 對於象徵性權力布迪厄從語言互動中有一套方法論與邏輯運行;但對於空間中並未有更多...

論文化創意產業中文學人才培育

.

<文> paperplane03

PL03 外一章 西北語 撰寫: DAV 落大雨,咬著冰倉皇奔進大樓裡,一陣陰涼;西北雨,等雨停的短暫片刻,電梯在 6F 打開,是某個還在施工的角落。看見大 G 坐在漸層紅色剪紙的燈光下,翻唸著《七里香》 —— 在綠樹白花的籬前,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猜著是否真的是大 G ,正常來說,他該是在墓園長眠;我恍神的態度讓地上的磁磚,沾上稠稠汗水。 「《地下鄉愁藍調》呢?」我問。 未答。 「其實,最近《給所有明日的聚會》也很棒。」我說。這本書是關於搖滾、關於遊子的生命歷程,《給所有明日的聚會》就像一張邀請卡,聚集所有紐約在地搖滾樂團,也聚集了許多前衛、實驗和批判性強烈的音樂。這張邀請卡,邀請了所有年輕一代的朋友;卻偏偏屬名不歡迎父親前往。 我們 的父親其實滿像,都愛讀席慕容的詩,大概也都經過像是電影《我心深處》裡,那些家庭的紛擾。 在 父親努力成為中產階級的過程裡,我與他,卻也喪失了許多父子對話的機會。父親書房內有一些 老歌 ,他黑膠上「雅尤」是我慣常的念法。我想往事不是只能回味,父執輩絮絮叨叨的講著他們的年代,遺傳除了血肉外,其他都無法連結。 我們一代,摩登遺忘了所有關於父執輩的說教。 汗水不停冒出額頭,施工的空間很悶熱,腳底板黏答答的和拖鞋發出黏著劑撕開又貼上的不舒服聲響。那燈是發亮的狀態,在這尚未完工的辦公室。 走進了燈色 —— 泛黃照映臉頰,活了二十三年後,我 正要 離開準備綻放 —— 青春濃烈傳七里,卻傳不到八里、九里、十里之外的父親鼻中。 但最終,我還是要從遺傳的記憶中,挑選關於未來的命運答案。楊德昌電影所以被推崇,除了準切抓到當時臺灣的年代性格,還有那些對青春的說教,我該做什麼、你該這樣去、這樣做最好……;所以他的系列電影 ,才能夠滿足愛說教的 父親一輩。 大熱天突然西北雨陰涼大樓內,悶熱的施工處,我踩到地上水融狀的冰淇淋,滑了一跤。施工中的招牌後,緩緩走出一個身影,提醒我禁止進入;那些往事,留戀過久都成了腳下黏答答的聲響。 「這燈火金水,看己席一下。等下就走。」我說。泛黃逐漸從我身上褪去。工人必定聽見我的自言自語,下雨前的味道 很是 悶熱,讓襯衫與臂膀貼黏的不舒服;七里香氣拂過時,又落下記憶的滂沱西北語,匯流成稠稠洪水 —— 蔓延到校園...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是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 1915-2005)的劇本,完成於1949年,是一部相當具有影響力的二十世紀戲劇。這部劇作被視為是一場對在資本主義下的美國夢相當嚴苛的批判。 《推銷員之死》演出後大受好評,贏得了1949年的普立茲獎,讓米勒成為美國的全國性作家。 劇情簡介《推銷員之死》的主角威利·羅曼是一位逐漸在現實生活中失去事業能力的推銷員。 威利的做事態度強調熱心誠懇以及交朋友的能力,他也一度聞名於整個新英格蘭,經常長時間開車四處兜售,他的兩個兒子畢甫(Biff)與哈比(Happy)讓他在鄰里間引以為傲,他的妻子琳達(Linda)則每天愉快的微笑。 隨著時間過去,他的生活逐漸失去過往的控制。威利已經辛苦工作了半生,而且應該要退休了,享受物質富裕的生活,並且在電話中不斷失去與過去的顧客之間的交易—特別是在一連串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與情境重現(flashback )等精神症狀後,他也失去了可以長途駕駛的能力。 他被一個年紀可以當他兒子、而且是他當年欽點的後生晚輩炒了魷魚,而被迫要向之前的競爭同儕查理(Charley)貸款過活(p104,p257);他所有的老朋友與之前的顧客統統都不記得他了。 而他34歲大的兒子,畢甫,並沒有跟上父親所走過的道路,而小兒子哈比總是成天無恥撒謊,假裝是一個完美的羅曼家子嗣。相反的,查理(威利曾經對他的兒子們說,這傢伙並不討人喜歡)卻成為了一位成功的生意人,而查理的兒子伯納德(Bernard),小時候是一位不耀眼的書蟲,長大後卻成為出色的律師。 而因為威利在一次商務旅行中出軌,還讓畢甫失去了對他做為父親的信心(p125-131)。 最後,威利還不斷被對他死去的兄長班(Ben)的回憶所糾纏,班曾經在早年前往非洲時說過:「…只要我能夠走到外頭,我就能變得有錢!」( And when I walked out, I was rich!)這句話不斷在他心頭縈繞,所以即使畢甫與哈比在家中束手無策,但是威利還是打算要找個方法,解決目前的困境。 這部劇作的結構使用了意識流[1]的手法:威利不斷在他的客廳、下舞台、前舞台以及在虛幻的過去中,還有在想像中與班的對話中移動。米勒透過這些不同的狀態,更細膩、完整展現了威利的夢境以及在人生中的現實,以及讓角色出現在溫暖以及...

<文> 城市與憂鬱(最終回)

圖片
城市與憂鬱 2011-03-03 20:13:00 停筆 / 2011-05-11 公佈 2011電信創新應用大賽複賽 H07419 .  城市與憂鬱 超貧乏睡不睡都空空無神,觸了手機人聲答覆;卻含糊的說,其實,我不知道要說什麼。夜色下窗外濃霧初春,拉丁風格的熱帶音樂,鬱鬱的赤道無風帶上藍墨水色的天空很低,悶悶無比的一片毫不快樂的海洋,還有平靜無比的天氣。突然的失眠想起,夏天時作的一個夢;驚醒時已經春天,原來是隱隱雷鳴,是否也看見初春的大霧。春雷陣陣,耳朵共鳴讓我困擾許久,夢境停在夏天站,沒有繼續前進的車票。售票口買一張回家的票,上車時看看這揮揮手再見;火車卻遲遲不動,廣播員說才知道,城市因為濃霧所有交通已經癱瘓。 非常不捨甚切寂寞,畢業後的這些日子。再多的語詞形容大概也就是,沒什麼好說的,隨時間就淡了。一定會是你先淡去,天蠍座都這樣不是嗎。處女座不是這種人好不好。城市沒有觀星這種統計性速成融入團體的初級技巧。S意興闌珊的一搭沒一搭的緩緩睡去卻未掛上電話,這是早晨第一個說早安的青春。 十年可以幹嘛?唱一首歌叫〈十年〉 [1] 只需要五分鐘。有些憤怒悲傷無奈不知所措的說,真的不知道這樣回來唸書還有什麼意義。我試著用苦笑或是年輕人調侃的話,唸著些不著邊際的話,反正事情發生了,非要的話,想想前面九年不是至少傷心外會快樂一些。年紀是個問題又如何,俗語說,男人越老越老很值錢,重點是可不可以勃起吧。講一些想安慰卻低俗的話。應該是沒聽見只自故的不停哭著那些,查到啊跟誰啊朋友說喔不講話算什麼這樣情何以堪無奈耶真的是。濃霧中的紅燈閃爍倒也美麗。感情這種事,用到情何以堪,是要堪三小?看開一點本來就是不能用任何東西去解釋,誰愛誰愛我愛她愛你。其實,想安慰C。窗外流進低溫也就打了一身冷顫說不出任何一句話。跟女友交往第九年論及婚嫁時,第十年發現她劈腿。 霧越來越厚夜色進行的秒針彷彿靜止。其實,我不知道要說什麼。犯了一個邏輯上愚蠢,竟然跟J說我跟他長好像。年初二的家族聚會大概讓所有人嚇到,喝了這麼多威士忌不管去哪邊工作、畢業或我是不是同性戀;威士忌白蘭地紅酒,簡單明白醉了去睡。我是擱著一些話沒錯,「別擔心,我不是孽子。帶回家就是一輩子的事情。我不想繼續讀書了。」我爸拿起皮帶,大叫「幹,是不是你用的。」不好相處好嗎!就雞掰噎。母親是潤滑劑;現在父親成了任何問題的潤滑劑。其實,不管以後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