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是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 1915-2005)的劇本,完成於1949年,是一部相當具有影響力的二十世紀戲劇。這部劇作被視為是一場對在資本主義下的美國夢相當嚴苛的批判。 《推銷員之死》演出後大受好評,贏得了1949年的普立茲獎,讓米勒成為美國的全國性作家。 劇情簡介《推銷員之死》的主角威利·羅曼是一位逐漸在現實生活中失去事業能力的推銷員。 威利的做事態度強調熱心誠懇以及交朋友的能力,他也一度聞名於整個新英格蘭,經常長時間開車四處兜售,他的兩個兒子畢甫(Biff)與哈比(Happy)讓他在鄰里間引以為傲,他的妻子琳達(Linda)則每天愉快的微笑。 隨著時間過去,他的生活逐漸失去過往的控制。威利已經辛苦工作了半生,而且應該要退休了,享受物質富裕的生活,並且在電話中不斷失去與過去的顧客之間的交易—特別是在一連串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與情境重現(flashback )等精神症狀後,他也失去了可以長途駕駛的能力。 他被一個年紀可以當他兒子、而且是他當年欽點的後生晚輩炒了魷魚,而被迫要向之前的競爭同儕查理(Charley)貸款過活(p104,p257);他所有的老朋友與之前的顧客統統都不記得他了。 而他34歲大的兒子,畢甫,並沒有跟上父親所走過的道路,而小兒子哈比總是成天無恥撒謊,假裝是一個完美的羅曼家子嗣。相反的,查理(威利曾經對他的兒子們說,這傢伙並不討人喜歡)卻成為了一位成功的生意人,而查理的兒子伯納德(Bernard),小時候是一位不耀眼的書蟲,長大後卻成為出色的律師。 而因為威利在一次商務旅行中出軌,還讓畢甫失去了對他做為父親的信心(p125-131)。 最後,威利還不斷被對他死去的兄長班(Ben)的回憶所糾纏,班曾經在早年前往非洲時說過:「…只要我能夠走到外頭,我就能變得有錢!」( And when I walked out, I was rich!)這句話不斷在他心頭縈繞,所以即使畢甫與哈比在家中束手無策,但是威利還是打算要找個方法,解決目前的困境。 這部劇作的結構使用了意識流[1]的手法:威利不斷在他的客廳、下舞台、前舞台以及在虛幻的過去中,還有在想像中與班的對話中移動。米勒透過這些不同的狀態,更細膩、完整展現了威利的夢境以及在人生中的現實,以及讓角色出現在溫暖以及...